8月6日,北京經開區、天津經開區、廣州經開區通過“跨省云簽”方式簽署《京津穗經開區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合作聯盟框架協議》,并正式啟動三地國家級經開區26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據了解,這是全國成立的首個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合作聯盟,其啟動的多地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聯動模式在全國也首開先河。
6號上午,天津經開區政務服務大廳新設置了一臺政務服務智能終端,通過這臺設備搭載的遠程窗口功能,用戶可以實現審批要件的異地確認和受理。天津經開區政務服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碩介紹說。
【錄音:他所有在網上提交過的通過預審的件都會在這個界面上顯示,如果我們沒有這臺機器的話,不管我們是在廣州或者在北京,我們都需要來天津窗口進行交件,但是有了這臺機器,那么就相當于我們把窗口的服務能力延伸到本地。】
此次,京津穗三地共推出268項政務服務事項作為首批“跨省通辦”事項。廣州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鄭為民介紹說。
【錄音:首批將商事登記、醫療衛生、文藝演出等一些領域的高頻事項納入通辦清單,特別是還要通過線上的全程網辦,線下的代收代辦等這些主要的服務模式,來實現三地的跨省通辦。同時我們已經在我們區的審批系統上開辟了跨省通辦的專區,已經可以成功訪問北京、天津經開區的審批系統,也已經在北京、天津經開區的審批系統上開通了窗口和人員的賬號,真正實現了跨區域的互通互聯?!?/p>
簡單來說,“跨省通辦”就是通過三地更加密切的業務協同,讓企業與辦事人辦理異地業務“少跑腿”“不跑腿”,辦理異地業務實現和本地業務一樣的省時、便捷、高效。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三地“經開區”前期已經完成了通辦事項梳理、通辦專窗開設、服務模式重構、異地業務培訓、信息化系統整合等大量準備工作,為順利實現“跨省通辦”工作模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三地還將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將證照互認、智能服務作為下一步“跨省通辦”努力方向。天津經開區政務服務辦公室主任孫啟?。?/p>
【錄音:比如說企業的異地遷移,總部和分支機構的異地辦事,企業的員工關系轉移,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異地的協同聯辦的這些領域,還是要通過我們的辦事辦件量的提升,不斷磨合和完善我們的工作機制,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讓我們的改革更符合企業的預期,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改革的紅利?!?/p>
在探索實現“跨省通辦”模式基礎上,由三個頭部國家級開發區共同成立的全國首個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合作聯盟將建立起協同推進的常態化機制,用好各項“放管服”改革舉措,探索政務服務創新路徑,進一步釋放區域經濟活力。北京經開區工委、管委會一級巡視員沈金坤:
【錄音:以政務服務通辦機制為基礎,進一步建立聯盟單位政務服務通辦、互訪學習交流、各地智庫共享、產業發展協同四大合作機制,增強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建立協同發展的項目循環生態。合力構建國家級經開區協同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p>
短評:堅持企業需求導向努力改進政務服務
作為國家推出的一項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重要改革舉措,“跨省通辦”對解決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京津穗成立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合作聯盟,并率先開啟三地政務服務事項聯動模式,既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對“跨省通辦”工作要求的創新實踐,也是頭部國家級開發區通過機制創新、協同聯動、資源整合,將“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動的工作探索。尤其是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實現跨省通辦對減少非必要的人員流動,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推出“跨省通辦””還只是第一步,未來,有沒有企業來辦事,辦事是否方便,企業的獲得感夠不夠強,才是檢驗改革成效的實踐標準。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京津穗三地相關部門已經做好充足準備,將在不斷磨合和完善中推進、深化改革。
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必須牢牢堅持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這項工作沒有終點。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