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菜農:良種配良法實現品質效益的雙提升

2021-08-09 14:02:45    來源:河北新聞網    

7月28日,石家莊市藁城區貫莊村民薛文良一大早就來到藁城區農昌種植服務專業合作社,預定了8畝地的津早199黃瓜秧苗。

藁城區農昌種植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孟彥峰介紹,盡管距離八月中旬秧苗定植還有一段時間,但今年他們育的津早199黃瓜秧苗,目前基本上已預定完了,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談起菜農今年爭相種植津早199黃瓜的原因,薛文良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去年,合作社示范推廣黃瓜新品種津早199,我心里沒底,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就種了4畝津早199黃瓜,4畝其他品種。結果下來,津早199黃瓜不僅省工抗病減少了投入,每畝還增收了2000元。今年8畝地準備全部種這個新品種。”薛文良邊說邊查看自己預定的秧苗,“看著這些小苗,就看到了下一茬增收的希望”。

菜農增收的希望,源于津冀科技的合作共贏。

藁城區是石家莊市設施黃瓜主要生產基地,常年播種面積2萬畝左右,近年來品種老化、人工成本日益增高,導致栽培成本逐年上升,生產效益難以得到保障,阻礙了設施黃瓜特色產業的良性發展。

如何加快設施黃瓜輕簡化栽培新品種及配套新技術的示范推廣,促進設施蔬菜提檔升級?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2018年,河北省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石家莊設施蔬菜綜合試驗推廣站了解到,以天津蔬菜研究所為代表的天津蔬菜創新團隊在黃瓜新品種選育上國內領先,培育出許多優質黃瓜新品種,但苦于缺乏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導致新品種推廣應用緩慢。

經協商,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讓天津的良種在河北推廣應用。河北省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石家莊設施蔬菜綜合試驗推廣站以藁城貫莊村為新品種試驗示范展示基地,與天津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緊密合作,依托天津蔬菜創新團隊優良品種,將栽培技術、節水節肥技術、綠色防控技術集成配套,形成標準并加以推廣,打造省會周邊現代都市綠色蔬菜供應基地,促進設施黃瓜提質增效,推動蔬菜產業發展。

河北省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石家莊設施蔬菜綜合試驗推廣站站長王艷霞介紹,為讓天津的優良品種落戶河北,津冀兩地的科研人員有分工也有協作。天津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負責為河北基地提供優質新品種,河北技術團隊負責探索與良種配套的栽培技術,雙方不定期在生產基地考察商榷,就良種良法配套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適合在河北種植的新品種加大示范推廣力度,不適合的淘汰。

“為了引進推廣優良品種,我們合作社建立了一個80畝的示范園區,每年從天津引進30多個黃瓜新品種(品系)進行試驗示范,石家莊市的農技人員傳授給良種配套的栽培技術。近年來,通過試驗示范,在生產中推廣應用了津優35、津優36、津早198等多個新品種。”孟彥峰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在生產上也是根據市場需要不斷更新品種,目前津早199是合作社生產的主導品種。

王艷霞介紹,津早199是天津蔬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培育的優良新品種,該品種耐低溫弱光、長勢壯、抗病性強,高抗白粉病、霜霉病和枯萎病等多種病害,病蟲害發生率小。與此同時,該品種瓜柄容易脫離,方便采收,省時省工,為種植戶節省了大量的勞動時間。此外,該品種以主蔓結瓜為主,莖稈粗壯,瓜條順直,成品瓜率高,瓜色油亮,口感清香脆甜,商品性突出、產量高,每畝產量可達12000公斤以上,畝純效益2萬元以上,節本增效顯著。因品質優良,產品受到批發市場和電商平臺的歡迎,大棚早春茬畝產值達到3萬元以上,實現了品質效益的雙提升。

新品種不僅為菜農帶來了收益,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的推廣還提高了菜農的科技素質,促進了石家莊設施蔬菜產業升級。藁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蘭功介紹,原來,藁城農民種黃瓜品種雜亂、憑經驗,如今都種優質新品種,菜農還掌握了輕簡化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高效利用等配套集成技術,加快了黃瓜產業的提檔升級和農民增收步伐。

據了解,通過津冀合作示范帶動,目前,黃瓜新品種育苗和良種良法配套技術已輻射推廣到藁城、無極、高邑、趙縣、深澤、晉州等縣(市、區)。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