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揚子晚報網5月21日訊 (記者 任國勇 通訊員 鼓公宣 王靜宇) 近日,一名50多歲的男子張先生因房產變更涉及的材料缺失來到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寶塔橋派出所向民警求助,民警索璐耐心幫他查找到其母親的全部檔案資料,張先生很感動,寫了“藏尾詩”贊揚。
當時,綜窗民警索璐接待了張先生,張先生告訴民警,自己的母親前不久去世,在處理完后事后,張先生需要對母親生前名下的一套房產進行變更,公證時需要提供張母全面的戶籍檔案。但張先生被告知,其母親小時候部分戶籍檔案缺失。為了補全檔案,張先生從姨媽那里得知母親小時候生活在寶塔橋轄區方家營一帶,他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寶塔橋派出所。
得知這一情況后,民警立即展開工作,經查詢發現張母現存的檔案僅能找到1975年與丈夫一起由外地遷入南京二板橋一帶之后,其小時候檔案依然石沉大海,怎么都找不著。
在那個年代,公安機關還沒有建立電子檔案,都是紙質的戶籍檔案,這無疑給查找增加了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民警根據多年查詢檔案的工作經驗,決定以張先生外婆為突破口,以此來尋找張母的信息。在查找張先生外婆“李某華”的名字后,依然沒有找到與張先生家人匹配的相關檔案。
看著面帶遺憾的張先生,綜窗民警不想輕易放棄。在民警的建議下,張先生再次撥通親屬電話詢問更多關于其外婆的信息。在電話中,民警敏銳捕捉到這樣一個細節:張先生外婆在南京時被鄰居喊做“小花”,但其外婆的名字叫“李某華”。民警不禁聯想起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時,紙質戶籍檔案在書寫名字時常常采用近音字來代替。于是民警嘗試改用“李某花”這個名字查找,功夫不負有心人,果然找到了張先生外婆住在方家營一帶的檔案。緊接著民警“順藤摸瓜”,很快將張母的信息也找了出來。
原來,張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跟隨張先生外婆一起將戶口遷往外地,然后結婚生子,直到1975年才與張先生父親一起又將戶口遷回南京。至此,張母在南京從出生到成年的所有戶籍檔案均找出來了,面對工作人員如探案般抽絲剝繭的工作態度,張先生贊嘆不已,豎起大拇指連連夸獎。
為了表達對民警的謝意,幾天過后,張先生將一面印著“做實事上下求索,解民憂相伴一路”的錦旗送到寶塔橋派出所,錦旗的末尾兩字“索”“路”正是他感謝的民警索璐警官。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