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新能源車設施落地社區,江蘇法院兩執行案件入選最高法典型案例

2023-05-19 20:33:19    來源:揚子晚報    

面對被執行企業主要財產是“爛尾樓”的困境,通過“執破融合”恢復營業執照助企業復工維護購房者;打好預罰款+司法建議“組合拳”,保障新能源車設施落地社區。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民法院能動司法(執行)十件典型案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江蘇法院的這兩件案例入選。

執破融合,恢復營業執照助企業復工保交樓

昆山某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4年因未年檢被吊銷營業執照。該公司涉及商品房銷售、在建工程抵押貸款、民間借貸、以房抵債、工程欠款等諸多糾紛,負債金額達7億余元,主要財產是其建設的商住樓,建筑面積26133平方米,價值約2.1億元,房屋基本銷售網簽完畢。


(資料圖片)

在相關執行案件中,抵押權人要求整體拍賣爛尾工程,購房人要求續建交房,其他普通債權人要求公平受償,各方權利沖突嚴重。昆山市人民法院認為,若直接將被執行人主要財產“爛尾樓”按在建工程拍賣處置,施工許可證等證件難以重新辦理,也難以續建驗收,且無法保障購房人權利。于是決定依托“執破融合”機制,將案件導入破產程序,充分發揮破產重整挽救功能保障各方權利人利益。

昆山法院執行法官會同破產審判法官召集購房人和其他權利人協商處置方案,充分釋明了執行程序中無法確保續建完工的情況,并引導債權人申請“執轉破”。此后,昆山法院裁定對該公司破產清算,并進一步甄別出應予優先保護的消費性購房人47戶,其他網簽購房人不享有優先權。同時向市場監管部門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恢復了該公司的營業執照。在此基礎上,法院裁定將清算程序轉為重整程序,引入約2億元投資用于償債和續建。

該公司在2022年4月重整成功,案涉商住樓上設定的抵押權、建設工程款優先權以及職工債權全額清償,普通債權受償率約10%。案涉商住樓正在續建,預計在今年底完成交付。

據介紹,該案是江蘇省首例在“執轉破”程序中恢復企業營業執照并完成破產重整的案件。在該案執行過程中存在債權人眾多、利益訴求沖突的難題,昆山法院為化解執行難題,盡可能保障各方權益。在破產程序中恢復債務人已被吊銷的營業執照,引入投資完成爛尾工程續建,保護了購房者合法權益。

預罰款+司法建議,保障新能源車設施落地社區

周某、王某某與南京某物業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一案判決生效后,該物業公司以涉案小區地下車庫曾發生電動車充電自燃事故,且其僅為小區管理方而非產權人為由,拒絕履行協助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義務。周某、王某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該案執行過程中,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能動作用,向怠于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南京某物業公司送達《預罰款通知書》,責令其與車位產權方區分責任,15天內提出解決方案,否則將處以10萬元罰款。同時,該院還積極組織涉案車位產權方、管理方、業主方三方座談,就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安裝問題進行釋法明理,并向被執行人送達《司法建議書》,指明其在車位管理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建議重新調整管理理念,對消防設施進行整改,強化安全管理責任,不得禁止業主依法依規安裝充電設施。

最終,被執行人南京某物業公司與涉案車位產權方均表示接受法院提出的建議,愿意協助業主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該物業公司在對棲霞法院《司法建議書》的回函中表示,充分認可法院的執行行為,今后會主動履行法律義務,并在后續管理中主動協調產權方、社區、消防部門等單位,統籌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滿足業主的多樣性需求。

據介紹,本案的成功執行,為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在基層社區的推廣、落地提供了有益的實踐范本,為國家戰略的貫徹落實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執行法院綜合運用“預罰款”措施和“司法建議”機制,既展示強制力警示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又設定寬限期給予其維護信用的機會,并有力發揮建議機制的柔性司法監督優勢,全方位激勵當事人主動履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李海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