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揚子晚報網5月10日訊(記者 陳勇)5月9日上午,南京消防救援支隊開展為期2天的地震救援實戰拉動演練,全市各專業地震救援隊、藍天救援力量和社會聯動單位得知“災情”發生后立即集結,從各地趕赴“震中”救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隨隊進行采訪,發現救援演練過程緊張而有序,徒步攜行、生命搜索、實景救援等23個科目訓練項目全面展開……
此次演練模擬災情設定5日9日6時,在南京市某區發生地震,造成部分道路損壞、橋梁垮塌和建筑倒塌,現場有人員被困。當災情發生時,支隊指揮中心立即調集“一重兩輕”地震救援專業隊共154人,攜帶8只搜救犬前往救援。因通往災區道路被地震損毀、車輛無法到達震中區域,在前方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救援力量準時到達集結點,隨后按照要求攜行裝備及物資,徒步行進4公里趕赴“震中”區域。
“震中”區域為一塊拆遷區域,有效模擬了地震建筑倒塌的背景。現場地上瓦礫雜亂地堆放著,幾棟受損嚴重的房屋搖搖欲墜。到達指定地點后,營地搭建、裝備點驗、生命搜索、基礎救援等工作同步展開,一切都在緊張有序中快速推進。
地震救援貴在爭分奪秒,各支救援隊迅速在各個點位展開救援行動。在“按跡循蹤”項目中,模擬有人員被埋在廢墟中,參演救援人員需要按照先人后犬再儀器的原則,采取目測、耳聽等人工搜索方式觀察被困人員位置,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測儀、聲吶探測儀等方式確定被困人員位置,為接下來的救援開展提供有效信息。
在“生命跡象”搜索項目中,隨行的8只搜救犬都參與了活體目標搜索。在兩塊廢墟中存在生命跡象,訓導員為搜救犬穿上犬鞋,隨后跑步進入現場。快速解下牽引繩后,訓導員手指前方大喊一聲“搜”,得到命令后,搜救犬快速跑上瓦礫鋼筋混雜的區域,呈折返“之”字形軌跡仔細聞嗅著。記者跟著搜救犬奔跑,發現它推進速度非常快,而搜索區域也是在逐步推進,不漏過任何一個可疑地點。很快,搜救犬在一個石頭堆前駐足,不停大聲叫著示警,直到20秒后訓導員將其帶離。原來,石碓下是一個管道,有人藏在一個密封空間里,人體氣味通過管道一直延伸到廢墟中。而搜救犬就是通過對氣味的捕捉,找到這根管子的出口位置。當天現場設計了深坑和淺坑,最長的管道有二三十米,而參演的搜救犬都準確地找出了出口。
像這樣的搜救場景,演練現場還有很多。“曲徑通幽”項目模擬了人員被瓦礫、樓板圍困,救援人員需要清除層層障礙物后,通過狹小管道破拆墻體,將被困人員從管道安全救至指定區域。針對塌陷區域的車輛救援,項目“滅頂之災”則模擬了地震發生后,兩車疊加跌落至溝壑內,救援人員需要對各類障礙物進行清除后,對車輛進行穩固支撐,破拆營救車內的被困假人。據悉,本次演練內容包括隊伍集結、徒步攜行、裝備點驗,并以地震建筑倒塌為背景,開展生命搜索、基礎救援、實景救援三大類23個科目訓練,全方位檢驗隊伍繩索、深井救援,狹小空間救援、支撐、破拆、搜索等實戰救援能力。
“從命令的發布、到救援過程中包括人員的徒步攜行、營地搭建、現場作業展開、人員的安全評判和野外極端救援條件下的適應能力等等,都是按照實戰的要求,全方位地進行檢查和指導我們的隊伍開展此次地震救援演練。”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何凱表示。
校對 陶善工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