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59歲的南京市民唐先生給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報料稱,自己兩次患上疑難雜癥痛苦絕望之際被同一名醫生給治好了,“坦率地講,遇到好的醫生,我希望能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對于,唐先生的熱心報料,記者17日進行了采訪。
唐先生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他莫名其妙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異常,下頜膿腫,嚴重擠壓到呼吸道,不僅沒法吃飯,連呼吸都困難,四處求醫問藥均無效果,疼痛如影隨形。“當時很絕望,說的難聽一點,都準備安排后事了!”唐先生說,在求醫過程中有醫生問血糖高不高?他跟醫生說,曾有糖尿病史,但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后來,他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檢查治療,該科室的顧經宇副主任醫師接診,認為其頸部淋巴結膿腫跟血糖、血脂以及血管等有關,于是采取對癥治療,最終痊愈。
時隔八年之后,唐先生手指也出現潰爛膿腫,久治不愈,先后去過皮膚科、手外科和骨科,但治療均不理想。今年2月,他的右手手指嚴重腐爛,傷口處肌肉組織和骨骼外露,疼痛不堪,腫痛蔓延至上臂。他也去了正規的大醫院治療,在此期間,他也告訴醫生自己有糖尿病史,會不會跟血糖有關?但是醫生認為血糖并發癥一般會出現在下肢潰爛,但不會在手上,建議他截掉手指避免感染部位擴大。唐先生不甘心就這樣截肢,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尋找八年前曾找的省人民醫院顧醫生,但已經忘記他全名。唐先生去導醫臺詢問,工作人員說內分泌科有6位姓顧的醫生,通過照片辨認,他認出了是顧經宇醫生。2月28日,唐先生在省人民醫院棲霞分院住院治療11天出院,目前手部潰爛部分已經痊愈。
顧經宇主任告訴紫牛新聞記者,8年前接診唐先生是有印象的,當時他的下頜膿腫部位往外凸出,同時也往內部凸,因此擠壓呼吸道和食管,病人如果得不到對癥治療,會很危險。根據他的病史以及癥狀,給他用了抗感染的藥物以及控糖藥物,最終得以治愈。今年再次接診唐先生時,他的手指嚴重感染擴散。“其實,其他科室醫生說的也沒有錯,糖尿病引起的潰爛在下肢的很常見,比如糖尿病足,我們每年能接診近百例,但發生在手部感染的一年也很難接診一例,如果不是專攻潰爛感染的臨床病醫生很難遇到這些病狀。”顧主任說,以‘糖尿病足’為例,出現癥狀時,未必血糖就一定高,有的患者即便控糖控制得很好也會有發生,癥狀的出現還與血脂、血管、血壓、神經管等因素也有關,因此,四肢出現潰爛久治不愈的病人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
校對 陶善工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