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發了一半就被“炒魷魚”,剩余部分還能拿到嗎?

2023-03-17 19:37:54    來源:揚子晚報    


(資料圖)

韓某被公司“炒了魷魚”,在拿到上一年度第一筆年終獎后,剩余部分就沒了下文。他一氣之下將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補足年終獎,卻遭到公司反對。日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由年終獎引發的糾紛案件,最終支持了韓某的訴訟請求。

2020年,韓某入職蘇州一家電氣公司。2022年1月,公司發放上一年度第一筆年終獎,韓某領到15035元。兩個月后,韓某被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直到當年5月,他仍未領到剩余年終獎。

交涉無果,韓某將該公司訴至吳中法院,要求補足年終獎。案件審理過程中,電氣公司抗辯稱,年終獎系用人單位給予職工的福利,體現了公司的自主管理權,其并未欠付韓某年終獎。

韓某為證明其主張,提供了公司其他職工分兩期收取年終獎的收款截圖,并解釋為保護其他員工,其對收款人姓名處進行了部分遮擋。從截圖可以看出,該員工前后兩期收取了相同金額的年終獎。電氣公司則認為,上述微信截圖存在遮擋,不能證明韓某所述的年終獎發放情況。承辦法官要求電氣公司提交年終獎發放情況流水,但該公司始終沒有提交。

鑒于該公司拒不提供銀行流水,勞動者提供的初步證據又有一定的可信度,承辦法官為進一步查明事實,至銀行查詢公司流水。由于數據龐大,法官隔日再次前往銀行才收到一沓厚厚的流水記錄。但結合證據仔細分析,發現該流水明顯存在遺漏,本案勞動者2022年1月已經收取的該賬戶發放的年終獎竟然未在該流水中體現。

承辦法官逐條分析、仔細核對,發現流水中有部分款項可能存在概括體現的情況。為核實流水的真實性,法官拿著厚厚一沓流水再次前往銀行。銀行工作人員解釋,之前的流水存在折疊體現的項目,為了查明該公司年終獎發放的真實情況,法官要求銀行提供了未經折疊的全部流水數據。

于是,法官連夜組織審判團隊加班加點、分工協作,在上萬條數據中人工篩選,提取出與年終獎有關的幾千條數據,再對有關聯的數據進行逐一核對、逐條比對,最終發現2022年1月收取獎金的771名員工中,有704名員工于2022年5月再次收到了相同金額的獎金。據此,法院最終采信勞動者韓某的主張,依法判決電氣公司支付韓某剩余年終獎15035元。電氣公司未提出上訴,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對于該案法官表示,年終獎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有權依據自身經營情況、職工工作表現等自主確定,勞動者對年終獎有無足額支付往往存在舉證難的現實問題。本案中,法院通過比對用人單位幾千條年終獎發放流水,讓數據“說話”,認定用人單位欠付勞動者年終獎,有力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也警醒用人單位年終獎的發放不可“任性”,同樣應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

通訊員 沈高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