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袁隆平名譽案寫入最高法工作報告!過去五年審結人格權糾紛案87.5萬件

2023-03-07 21:47:43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資料圖)

3月7日下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國法院審結人格權糾紛案件87.5萬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受到社會關注的侵害 “兩彈一星”功勛于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名譽案被寫入報告。

關于全面加強人格權保護,報告指出,在司法政策中完善人格權侵害禁令、人身安全保護令等規定,讓人格權更有保障。出臺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審理可視門鈴侵害鄰里隱私、掃碼點餐侵犯個人信息、社交軟件私自收集用戶信息等案件,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構筑 “防火墻”。審理侵害 “兩彈一星”功勛于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名譽案,讓人格尊嚴免遭網絡暴力侵害。審理“AI陪伴”軟件侵害人格權案,認定擅自使用他人形象創設虛擬人物構成侵權。審理請求返還冷凍胚胎案,保護喪偶妻子輔助生育權益,作出 “人倫和情理勝訴”的溫情判決。通過一系列司法政策和公正裁判,讓人臉安全得到保障,隱私安寧免遭侵擾,名譽榮譽不被詆毀,人格利益更受重視,讓人的價值、尊嚴受到法律充分尊重和保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獲悉,2021年5月,張某利用境外信息網絡平臺,公然發表、轉推侮辱、詆毀袁隆平院士的推文共計9條,相關推文被他人留言10條,被轉推36次,被點贊275次。2022年5月,天津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根據《英雄烈士保護法》《民法典》相關規定,在經依法征詢袁隆平院士近親屬的同意后,向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合議庭經審理認為,張某在網絡平臺上公然發表不實言論,褻瀆了袁隆平院士的事跡和精神,丑化了袁隆平院士的形象,貶損其名譽,超出了言論自由的合法范圍,主觀上存在明顯過錯。其行為不僅侵害了袁隆平院士的個人人格尊嚴,而且傷害了社會公眾的感情,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宣判后,被告張某表示服從判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王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