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3月6日訊(通訊員 程靜 記者 劉瀏)“盡管我條件有限,付出的不多,但是我認為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自己能夠幫而不去幫,那我的良心會受到責備的。”南京市人民檢察院離休干部丁琪芳說,自己是貧困家庭出生的孩子,是黨將她培育成才,成家立業,她想力所能及地幫助一些困難的人。這是一個跨越近20年的“愛心長跑”故事。
(資料圖片)
“錢已匯出,共14000元,其中2000元是我的一點微薄心意。祝母女倆平安健康!”日前,玄武門街道天山路社區黨委書記陳奮勤收到一條轉發而來的信息。在八旬老黨員丁琪芳病故后,妹妹丁小芳幫其完成了最后的心愿。這是受助10年之后,家住南京市玄武門街道的戴女士收到的丁琪芳的最后一筆善款。
丁琪芳出生于1935年。老人當過兵打過仗,在參加解放舟山群島的戰斗行動時,還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凱旋”后就職于南京市人民檢察院。1990年離休后,丁琪芳做起了公益事業:為患有白血病、癌癥等嚴重疾病而繳不起醫療費的人捐款;為東南亞海嘯、汶川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積極捐款;為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送禮物……
“老人的做法,家人最初是不理解的。從千禧年每月大幾百,到如今每月兩三千,她的善心雖細卻長,堅持到了最后,累計捐助金額達數十萬元。”陳奮勤說。
今年33歲的劉偉至今還記得見到丁老的第一面。兒時,劉偉與爺爺相依為命,僅靠每月130元低保金維持生活。2004年4月的一天,丁琪芳隨單位黨支部前來劉家走訪,“丁奶奶人很隨和,還很細心。”十多年前的見面仍讓劉偉記憶猶新,“她臨走還特地提醒我們關掉煤氣閥門,注意用氣安全。”
從初中到大學,劉偉的成長,離不開丁奶奶的關心和照顧。在劉偉心里,丁琪芳就是親人。結婚、買房、生女,他的“人生大事”都會與丁老分享喜悅。2017年,劉偉結婚喜宴上,丁琪芳一身紅衣站在新人中間,眉目間喜意盈盈。每年中秋,劉偉還會帶著妻女上門與丁琪芳一同過節。
陳奮勤與丁琪芳第一次見面,是在2012年前后。“當時她主動聯系社區,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對象。”陳奮勤回憶道,社區摸排考量后,把靠打零工和領低保生活的戴女士介紹給了丁琪芳。“她孩子患有腦癱與糖尿病,沒有辦法長期出門打工。”
又一場資助自此“開跑”。“夏季酷暑高溫、女兒住院看病,她還會額外打來愛心補助,把我們當親人一樣看待。”戴女士回憶道,2020年,丁琪芳得知戴女士失去臨時工作,默默把每月的資助金額提到至如今的2000元。去年12月丁老突發重病,甚至在住院前還委托鄰居,希望代為轉去2023年資助費用。
而老人的這場“愛心長跑”,最終由她的妹妹丁小芳畫上句號。陳奮勤說,今年正月初一,丁老病情轉重,永遠合上了雙眼,住在寧波的丁小芳輾轉聯系上了陳奮勤,請她幫忙核對受助人的銀行卡號,最終完成匯款。
“正月初六,從丁奶奶家人的電話中,才知道了老人去世的消息。一場痛哭之后,我還去天山路社區看望了戴女士母女。”劉偉說,斯人已逝,但他希望將丁奶奶的愛心故事延續,后續盡個人之力努力去幫助戴女士一家。“沒有丁老,我的人生軌跡可能不一樣,我也想跟她一樣,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
近日,在各方助力下,街道、社區和當地一所社會組織共同成立了“丁奶奶童心匯”基金項目,丁奶奶未了的心愿終于有了“接棒人”。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