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警方偵破一起利用木馬程序遠控攝像頭的案件,犯罪分子自學破解技術,隨機入侵密碼設置簡單的家用攝像頭。據警方公布,該男子共入侵500多組監控攝像頭,涉及婚紗店、商超換衣間及家庭臥室等私密場所,有的監控視頻甚至還被售賣。“家用攝像頭遠不如想象中安全?”“商超換衣間為何會有攝像頭?”當為“守護安全”而生的攝像頭成為危險的“暴風眼”,市民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應如何保護?為尋找問題的答案,記者進行了多方走訪。
家用攝像頭竟成“直播設備”?
技術專家:市場魚龍混雜,認準靠譜廠商
市民周女士告訴記者,因工作繁忙,遠程監控家中寶寶與保姆的動態成為“剛需”。她表示,關注到一些保姆虐童案件,心中十分憂慮,而愛人同樣業務纏身,好在有攝像頭監督,得以保證保姆的帶娃質量。和周女士有相同需求的市民不在少數,記者隨機采訪多位消費者發現,大眾購買家用攝像頭的目的多為遠程照看孩子、老人以及寵物,關注家庭情況。通過線下賣場及電商平臺,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家用攝像頭種類繁多,如360度全景智能攝像頭、2K高清攝像頭、5G雙頻攝像頭等,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多維需求。
家中養了兩只貓的市民吳女士則表示,在手機上遠程照看愛貓非常方便,同時,她也有一定的警惕性:“因為攝像頭安裝在臥室,出于隱私考慮,我一回到家就會立刻把它卸掉,以免拍到自己。”吳女士的警惕不無道理。哪怕在家庭這一本該放下戒備的私密空間,人們的一舉一動也有可能成為被明碼標價的“商品”,流入未知的黑色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自智能攝像頭誕生以來,一些不法分子便在互聯網平臺上販賣破解工具和教程,只需支付數百元,即能破解IP地址、賬號密碼,將用來守衛隱私的攝像頭變身為“直播設備”。
任職于某知名監控解決方案服務商的一名技術專家劉先生向記者表示,“攝像頭遭攻擊的確時有發生,大部分為民用攝像頭,因為市場準入門檻低,魚龍混雜,山寨廠家沒有保證視頻安全的技術積累。其次,民用市場的用戶安全意識不夠,沒有定期更改路由器密碼、攝像機密碼,也沒有定期升級攝像機固件。”有用戶認為問題出在攝像頭APP上,劉先生指出,在手機中了木馬的情況下,攝像頭APP的確存在被盜號風險,但視頻泄露的主要原因還是攝像機端。
值得欣慰的是,得益于攝像機安全技術及行業規范的提升,類似案件的發生頻率與前幾年相比已極大降低。劉先生說:“大廠家在這方面的防范做得比較好,如初次使用會強制要求修改密碼,要求使用復雜度高的密碼,用戶也可對視頻進行加密,即使黑客獲取視頻也無法破解。此外,智能路由器的防火墻功能也可以掃描出網絡中的攝像頭,無形中多了一個屏障。同時,媒體的報道、警方的打擊,提升了公眾安全意識,也起到一定震懾作用。”
記者注意到,家用攝像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也不容忽視。據了解,部分市民為“考核保姆的真實工作水平”,并未將家中安裝有攝像頭的事實告知保姆,此舉是否涉嫌侵犯保姆的隱私權?記者就此咨詢了廣東省法學會網絡與電子商務法學研究會理事、廣東卓信律師事務所律師練情情。練情情建議:“最好告知,避免誤會。公民有在自己家安裝攝像頭的權利,但安裝在保姆的臥室或衛生間等隱私空間是不恰當的,安裝于客廳、廚房這類保姆工作場所是合理正當的,并不會侵犯保姆的隱私權。”
公共空間攝像頭“無處不在”?
廣州本地商超:已最大化保護出入人員隱私
互聯網從業者林聰對監控攝像頭等電子產品一向持擔憂且抗拒的態度,他表示:“電子產品的漏洞一旦被黑客之流利用,后果相當可怕,尤其是在酒店、換衣間、洗手間等私密場所。”同時,他追問:“商家為何要將攝像頭安裝在公共空間的私密場所?”此前,某知名服裝品牌被爆在試衣間上方安裝攝像頭,已引發大眾警惕與行業反思。
攝像頭是否已在公共場合被濫用?為此,記者對本地商圈進行了走訪。在珠江新城某高級商廈,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在室內公共區域里安裝的攝像頭都不聯網,相比家用聯網監控攝像頭,安全度還是很高的。”他指出,一般監控的素材僅留存7~15天即刪除,且商超不會在私密空間內設置攝像頭。天河商圈某寫字樓的人員也告訴記者,“我們設置在場內公共區域洗手間出入口處的攝像頭,方向僅對著出入口座椅,不會直接拍攝到進出人群。”他表示,在保證消防安全的基礎上,已最大化保護出入人員的隱私。
此外,不管是私營買手店還是商場內的獨立服裝店鋪,在保護消費者隱私這件事上都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位于天河商圈內的某連鎖服裝店的負責人表示,店鋪內并未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試衣間附近也沒有進行攝像布控,“我們的攝像頭角度只會對著試衣區域出入口。”而某獨立時裝店的主理人張小姐則告訴記者:“我們的試衣間雖然是拉簾式的,但高度直達天花板,不留縫隙,安全性很高。”她介紹,店內只有兩個攝像頭,布控角度呈對角線,一個從門口照往最內部,另一個從最內部照到門口。
技術專家劉先生表示:“目前,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規范。”但行業規范難以規避居心叵測的不法分子。此前,深圳某試衣間針孔攝像頭事件引發關注,經警方調查,攝像頭并非該店安裝,是一名男性為“尋求刺激”,網購針孔攝像裝備并安裝于試衣間內的。記者了解到,在某些互聯網平臺上,甚至存在不少不法人員以“酒店”“試衣間”“偷拍”等關鍵詞作為營銷噱頭來販賣設備。
百度、360等公司曾推出“防針孔攝像機”APP,宣稱可幫助用戶找到不易察覺的攝像頭。對此,劉先生稱,“防針孔攝像機”APP雖能起到作用,但大多存在局限性。此類APP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手機攝像頭來發現針孔攝像頭,“僅能發現有紅外補光的攝像頭,不過,沒有紅外補光的攝像頭在昏暗環境下基本拍不清。”另一種是利用手機APP來掃描WLAN網絡中的攝像頭,“但部分針孔攝像頭不聯網或自身發出熱點信號,又或未接入手機所在WLAN網絡,此時該APP不起作用。”
支招:
這樣不被“直播”……
1.盡量購買大廠商產品。目前大廠商的安全防范做得較為到位,同時大部分參與過平安城市建設,其生產的攝像機滿足公安部的安全要求。
2.攝像機不要使用默認密碼,也不要使用像“12345”這樣規律性強、復雜度低的密碼,并定期修改密碼,升級廠家發布的固件,用靠譜手段定期查殺病毒。最好對視頻進行加密,提高被破解的難度。一旦發現攝像機出現異常,請及時關閉監控設備并報警。
3.路由器WIFI不要使用簡單密碼,因為路由器被入侵也會導致攝像機更容易被入侵。最好選購帶有防火墻的智能路由器,以防止黑客攻擊和病毒入侵,擁有一個較為安全的網絡環境。
4.安裝家用攝像頭時注意避開臥室、洗手間等容易暴露隱私的區域,記錄最初安裝時的角度,一旦發現攝像頭實際拍攝角度發生變化,要立刻對賬號安全性進行檢查并采取防護措施。
5.在酒店、試衣間、洗手間、電動扶梯、公交、地鐵等場所要多留心眼。目前市面上售賣的防針孔攝像頭APP并不能完全守護隱私,最好時常關注公安發布的文章,了解針孔可以偽裝的各種形態,提高警惕。
說法:
如果已被“直播”……
面對防不勝防的攝像頭,到底如何才能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對此,練情情律師表示,廣州警方此次偵破的案件非常典型,近幾年在不少城市都出現了類似案例,如2017年北京警方曾成功偵破全國首例網上傳播家庭攝像頭破解軟件的犯罪鏈條,抓獲涉案人員24名。
她分析,這首先是一個刑事案件,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屬于黑客犯罪類型的一種。除了計算機信息安全外,涉案行為還侵犯了另外一個客體,即公民個人信息,因此這種行為也涉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此外,因嫌疑人攻破涉及到試衣間、家庭臥室的攝像頭,并出售視頻牟利,還可能構成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練情情指出,這類犯罪比較隱秘,普通百姓常常連自己成為受害者都不知道,主要還是要依靠公權力的力量進行偵查并嚴懲。
她建議,從民事的角度來看,如果公民的隱私權受到侵犯,可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要求行為人停止侵權,排除妨害和賠償損失。“但這類案件的難點在于,怎樣發現及定位這些侵權人或嫌疑人。如果市民發現自己的隱私視頻或照片在網上傳播,除了向警方報案,還要立即聯系并通知網絡平臺下架自己的隱私視頻或照片,并尋找上傳及傳播這些隱私視頻或照片的侵權人。如果平臺拒不下架,可一并起訴平臺和侵權人。”練情情表示。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