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高新技術企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堅力量。可以說,高新技術企業多與少、強與弱,是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從2015年的1919家,到2020年的超1.2萬家,廣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迅速,創造了高企培育的“廣州速度”。
9月1日,《廣州市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以下簡稱《扶持辦法》)正式實施,從加強培育認定、鼓勵技術攻關、推送成果轉化、科技金融支持、優化人才環境、構建專業服務6個方面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做強科研”“做優產品”“做大規模”。
從“廣州速度”邁向“做優做大做強”,廣州高企培育如何走出符合廣州實際、具有廣州特色的路徑?指向什么樣的未來?
做強科研:助力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抽芽”
廣州高新技術企業有這些特點:民企多,1.2萬家高企中約95%為民營企業;創新強,2020年全市高企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市的37.7%;肯投入,企業通過研發費加計扣除減免稅收約140億元,是2015年的9倍。
“我們一直重視研發投入,尤其是近五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3%-14%。”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深耕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其高精定位產品線覆蓋“海陸空天、室內外”,更助力2020珠峰高程測量、南極和北極科考任務、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
這批“登峰到極”的“廣州科技”來自中海達強大的研發團隊。據悉,中海達擁有927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39.16%;擁有知識產權1365項,授權專利428項,而且中海達科研人員多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行業科學技術獎等榮譽。
從1999年成立,到2020年為“登峰到極”提供國產裝備,中海達走過了21年的“破壁”之路,更多高新企業還在這條路上跋涉,面臨著“創新活動周期長、研發資金需求量大”等難題。要讓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種子”“抽芽”,政府在其生命初期的“澆灌”尤為重要。為此,新出臺的《扶持辦法》提出,首次認定高新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當年度重新認定通過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
此外,對獲立項的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項目,每個項目最高支持1000萬元;高企建設高水平企業研究院,每個項目最高支持200萬元;企業申報研發費稅前加計扣除的金額在1000萬元(含)到5000萬元(不含)之間的額外獎勵20萬元,5000萬元(含)到1億元(不含)之間的額外獎勵40萬元,達到1億元(含)以上的額外獎勵70萬元……《扶持辦法》拿出了真金白銀,鼓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做強科研。
6月24日,市科技局發布了廣州首個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封裝基板高端鍍銅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血液成分分離用空心纖維膜的研發……榜單針對廣州興森快捷電路科技有限公司、貝恩醫療設備(廣州)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提出的重大技術需求,向全國懸賞招募“能者、智者”。
“榜單”的發布,為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揭榜掛帥”解決重大技術需求或產業關鍵難題開拓了一條新路徑,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制造領域的技術布局,更指向了城市產業發展的未來。
做優產品:推動“廣州造”產品造福國民
去年9月,在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創交會)上,這個“廣州造”的產品獲得全場矚目。
運用全球僅三家企業掌握的“微米-納米復合親水性表面處理技術”,廣州市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通用型牙科種植體,大大加速了種植體與骨組織的生物結合程度,從而將第一次手術的恢復期從3個月縮短到1個月內。
健齒生物首創的基于影像技術和3D打印技術的個性化牙科種植體,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骨頭,并將手術時間從9個月縮短到4個月之內。
填補國內市場空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產品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健齒生物董事長陳賢帥告訴記者,對植入式醫療器械來說,材料表面處理技術是最大的技術瓶頸,這關系到種植體如何跟骨頭長得又快又牢固。“這個技術我們通過上萬次的實驗,花了三年時間才去突破。”
如今,健齒生物擁有超過200項專利,很大部分就是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專利。“在口腔修復領域,我們的專利占到整個中國專利總數的40%;在3D打印植入方面,我們的專利數量排國內企業第一位。”
廣州深刻地認識到,高新企業“做優產品”的關鍵是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推動成果產業化。《扶持辦法》因此明確,要引導企業加強自主研發成果知識產權保護,提升高質量專利申請數量和占比,指導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發明專利布局,建立核心技術專利池。鼓勵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合同登記,依法享受稅收減免。編制創新產品目錄,促進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的應用推廣,鼓勵企業加強創新產品研發。
“好的技術不代表是一個好的產品。”從研究工業零件的精密設計與制造的博士生到中科院精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再轉型創業者,陳賢帥深有體會。他認為,科研上可以追求最高端的技術,而作為創業者,目光應聚焦做出百姓適用、市場認可、符合國家需求的產品。
這個“廣州造”的產品與技術正在造福更多地區的患者。健齒生物基于3D打印的“新型醫用復雜口腔顱頜面外科及骨科植入物制備及技術”,為香港200多例口腔癌和美容整形患者帶去福音。“香港大學口腔醫學院已把這項技術列為口腔癌的首選修復技術。”
做大規模:科技金融破解高企發展難題
為什么要幫助高新企業做大規模?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促進廣州經濟提質增效的骨干力量。
市科技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高新技術企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2020年,廣州市高技術產品產值達10289.70億元,較上年增長8.10%,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高5.3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收入2906.25億元,較上年增長9.17%。
如何幫助高新企業做大規模?廣州市科技局從科技金融中找答案。
擴大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規模,進一步挖掘優質科技企業,對參賽并獲獎的企業,按照名次分別給予10萬—200萬元不等的補助;將高新技術企業納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市區兩級政府引導基金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扶持辦法》通過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發展,強化“創、投、貸、融”等科技金融手段,破解融資難題,為高新企業的發展掃清障礙。
創新創業大賽等平臺不僅讓廣州優秀的高新技術企業獲得真金白銀的獎勵,還讓它們獲得投資人的青睞。2020年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在延續以往“以賽代評”機制的基礎上,首次探索實施“以投代評”,廣州賽區共352家優勝企業獲得總計近1億元獎勵補助。去年全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評選中,廣州12家企業入圍,其中7家企業近一年成功融資近30億元。
上個月,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政策再升級,通過讓廣州市與黃埔區兩級聯動科技信貸風險資金池無縫鏈接,共擔科技企業貸款90%風險,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放開手腳”,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該資金池已為全市近5000家科技企業累計超527億元的貸款項目提供風險共擔,累計放款近400億元。截至2020年,廣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三年累計入庫數達3萬家,居全國城市第一。高企培育,卓有成效。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