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深入落實黨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和自治區工作要求,實現交通運輸業碳排放總量控制,按期完成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包頭市制定了《包頭市深入推進交通領域低碳化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通過三年行動,包頭市計劃實現這樣的總體目標——2021至2023年全市交通運輸領域減少能耗12.9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32萬噸,到2023年將能耗總量控制在118.1萬噸標準煤以內,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314萬噸以內,力爭2026年實現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包頭市將完成相關重點任務。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公共交通
鼓勵引導市民選擇公交、共享單車、新能源或節能型車輛、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有效減少私家車年均行駛里程,力爭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70%以上。
逐年增加公交運力投入,到2023年萬人擁有公交車車輛數達到12標臺,開通城鄉一體化線路3條。完成包頭市5827臺出租車更新工作,確保清潔能源與新能源出租車占比達到100%。
動態投放共享單車,有效減少以私家車、出租車和摩托車為主的燃油類出行方式,每年減少碳排放約1萬噸。鼓勵引導大力發展順風車,多人合拼,減少排放,推動開展“無車日”活動。
——優化道路貨物運輸組織結構
推動物流樞紐綠色低碳發展,引導綠色技術創新,推廣使用綠色物流設施設備,鼓勵物流樞紐推進清潔能源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推廣“散改集”清潔能源運輸方式,打造鐵路站場、公路站場、航空站場等多站合一的綜合物流樞紐,引導企業從分散獨立配送向片區集中配送轉變,減少貨運車輛出行次數,降低碳排放。
到2023年,力爭全市大宗貨物公轉鐵運量明顯提升,鐵路運輸比例達58%,鐵路運輸量達0.99億噸。新增新能源物流車1236輛,新能源電動牽引車150輛。
——構建快速高效客運樞紐體系
全面構建滿足不同出行需求,覆蓋全域、銜接順暢、快速高效的客運樞紐體系。
新建沼潭綜合客運樞紐,占地規模5.5萬平方米,銜接類型為公鐵,投資3億元;新建包頭市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占地規模13.5萬平方米,銜接類型為公鐵空,投資10億元;建設薩拉齊二級客運站,達茂旗小文公四級客運站,新建鄉村綜合運輸服務站14個。
——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推進包西高鐵(包鄂段)、包銀高鐵、呼包高鐵建設,提升航空通達能力。完善我市“二環、五縱、八橫”干線公路網和“一環、十通道、二十一連接”旅游公路網建設。
國道210白云鄂博至固陽一級公路、國道110北繞城一級公路、省道315托克托至東河一級公路均采用低碳環保材料進行建設。整個項目減碳約16000噸,同時在其他公路建設項目中推廣應用。
完成220公里國省干線改擴建項目,新增加4個服務區,6個停車休息區,每個服務區建設充電站1處,充電樁6個,每個休息區平均建設充電樁4個,在環城國省干線服務區建設加氫站3個。到2023年在公交站場、物流園區、服務區等場所建設充電樁合計3752個。
——構建低碳化智慧交通體系
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形成交通運輸系統建、養、管、運各領域互通共享、聯動協作的綜合信息平臺。
構建集載運工具、基礎設施、通行環境互聯的交通控制網基礎云平臺,實時提供包頭市各類交通資源信息和分布情況,大幅提升智能交通在自由流收費、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和集疏運調度等領域低碳節能水平。推進“互聯網+交通運輸服務”建設,到2023年實現物流活動全過程數字化,物流園區內鐵路、公路等貨運單證全部實現電子化和共享互認,提供全程監測、可追溯的“一站式”物流服務。建設交通旅游大數據平臺,加強交通、旅游兩個行業的信息交換共享、向社會公眾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運輸服務。
——宏觀調控道路運輸市場節能減排
加強老舊道路運輸業老舊柴油車淘汰更新力度,建立重點老舊柴油車貨運企業黑名單,并向社會公示。
進一步落實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I/M)制度,加大包頭市M站維修企業發展規模,加強對現有M站維修企業監管力度,確保機動車尾氣排放維護維修工作落到實處。積極配合推進我市氫能源重型貨運車輛推廣試運行工作,開展對100臺以上規上貨運企業和無車承運貨運企業的能耗監控工作,及時掌控道路運輸業能耗動態,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碳排放目標任務。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