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以產業再造推動區域轉型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021-04-22 08:39: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打造北京市科幻產業聚集區、推動自動駕駛服務示范區等21個應用場景建設、建立“網絡游戲精品研發基地”……年來,石景山區以國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為契機,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產業再造推動區域轉型。十余年間,石景山區打了一個“翻身仗”,二三產業占比實現了7:3到2:8成功逆轉,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93.7%,全區三次獲得國務院“關于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城市”表彰。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在探訪石景山區時了解到,該區“十四五”期間將陸續建成一批特色園區。

推進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產業發展

“和其他AR智能眼鏡相比,我們的鏡片只有1.5毫米”。昨日,北青報記者來到石景山區梟龍科技公司,透過一款新型AR眼鏡鏡片,3米開外的屏幕馬上呈現在眼前,屏幕有100寸那么大,上邊的圖像清晰可見,體驗者可以和所看到的圖像“交流”和互動。據梟龍科技副總裁張威介紹,這套設備是梟龍科技研發的增強現實(AR)光柵波導顯示器件的具體呈現,因為取代當前的光學顯示模塊,這款AR智能眼鏡更接普通眼鏡外觀,也讓AR場景走向了現實。

前不久,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在石景山區調研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產業發展。陳吉寧指出,石景山要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和示范帶動效應的VR/AR產業發展高地。事實上,在虛擬現實產業方面,石景山區初步形成“一體雙翼、全示范”的規劃布局。中關村石景山園園區管委會主任唐銘介紹,“一體”即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園,“雙翼”為點石商務公園與拓展載體大正創想廣場,“全示范”即虛擬現實技術產品在石景山區全域應用場景布局。

首鋼核心區將打造科幻產業集聚區

“你們看,以這條馬路為界限,這邊是服貿會的場地,這面是科幻產業集聚區。”站在首鋼園的三高爐上,首建投產業發展部副部長吳鑫指著對面一高爐旁邊的在建道路說。科幻產業集聚區啟動區以首鋼園區(北區)工業遺址公園為主要承載區,包括金安橋和南部綠軸區域,占地面積71.7公頃,建設規模16萬方米。

去年11月,“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辦,會上簽署了《中國科協與北京市政府促進北京科幻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并在首鋼園為“科幻產業集聚區”正式揭牌,石景山區“科幻16條”政策的全國首發更是獲得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針對科幻產業未來的發展,石景山區將通過加快科幻產業創作人才集聚,高新科技制作場景及體驗場景營造,科幻活動交流與版權交易臺建設等工作,搭建產業生態,重點建設科幻產業集聚區。其中,科幻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科幻國際交流中心、科幻技術賦能中心、科幻消費體驗中心、科幻公共服務臺(三中心、一臺),努力成為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產業創新展示的重要窗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幻產業特色園區。

項目建成后,將作為科幻產業集中承載區,搭建科幻產業生態,與中科院技術轉移中心共建數字智能服務臺、孵化器等,落地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引入院士團隊項目,落地相關研究所的重點孵化項目辦公等,有效促進數字智能化市場的發展。

六工匯城市更新項目年底亮相

位于首鋼園北區核心區域內、占地22.4萬方米的六工匯由六幅互通的地塊組成,這是一個由首鋼工業廠房提升改造而來的集合低密度的現代創意辦公空間、復合式商業、多功能活動中心和綠色辦公空間的城市更新地標項目。從2019年8月正式開工以來,六工匯項目主體結構工程已經施工完畢,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及市政園林工程施工,項目計劃將于年底開業。作為首鋼園區內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還將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公共服務。

據六工匯總經理關為泓介紹,六工匯的名字來源于《禮記》。六工,原是指古代的六個工種,匯,則是匯聚、聚集的意思,寓意創意的火花在這里聚集、碰撞、首鋼的能量和火熱,被重新點燃。六工匯是首鋼園獨一無二的歷史傳承,在建筑設計上,六工匯保留原有空間關系,將現代理念與工業遺存進行有效地融合,將工業色彩的建筑材料運用到現代建筑里。在設計材質上,秉持綠色改造,保留原始工業遺存靈魂理念,采用節能環保的技術和設計,力求減少能耗,提供舒適的使用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六工匯商業由11棟獨棟旗艦商業和一座購物中心組成。目前,六工匯項目商業招商進度已過半,入駐主力品牌已基本確立,初步形成以家庭親子、文化娛樂、運動體驗為項目亮點,打造北京商業新地標。其中,奈爾寶親子娛樂中心總面積超過7300方米,為其北京首家超級旗艦店。面向Z世代的沉浸式劇場UMEPLAY,按照特定年代進行場景還原和量身構造,打造具有高辨識度的沉浸式交互體驗模式和未來游戲空間。文/本報記者 劉婧

進展

無人駕駛小巴和出租車

五一期間將對公眾開放

編隊行駛的無人車隊能自動變道轉彎、載有熱咖啡的無人配送車一路疾馳、售賣紀念品和零食的無人駕駛售貨車招手即停……徜徉在首鋼園區內的人們,隨時隨地都可能“偶遇”各類酷炫的無人車。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以來,首鋼園按照市政府主要領導要求,圍繞服務冬奧,結合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目標,開展科技冬奧應用場景相關工作。在科技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通過高精尖產業政策和科技冬奧示范應用項目支持了園區自動駕駛合作項目共計1065萬元,強力推動了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行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目前,首鋼園區已經與北汽、百度、清華、京東、新石器等11家自動駕駛車項目企業達成應用合作,已有9種無人車入園開展測試運行,累計測試里程已達15萬公里。

此外,首鋼園區已建成10公里部署了V2X車路協同設備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完成了大跳臺停車場自動駕駛專用充電樁的配套建設,并啟動智能公交站臺和智慧交通云控臺等場景的設計實施。

“我們有10種車型、50余輛無人駕駛車將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投入使用。”據首建投產業發展部部長助理王宏民介紹,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無人駕駛的小巴士和出租車將對公眾開放。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