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霧氣還沒有散去。湖南省常德市白馬湖公園邊上一座酒店前,清潔工劉丹在清理完馬路后,把一些停靠在黃線以外的共享單車,擺進了規定的畫線區域。
不遠處,武陵區萬達廣場前,李佳偉熟練地把有些散亂的單車排列好,擦拭雨水殘留在車座上的漬跡,將停反了的車頭調轉過來對向馬路……
23歲的李佳偉是湖南一家電動單車公司的路面運維工。和公司其他30多名員工一樣,他的工作是在兩條街道上巡邏值守,確保這些單車不會因為使用者的亂停亂靠,影響到人行道正常的通行秩序。“和過去相比,現在工作量小了很多,老百姓的文明出行意識提高了。”
“清掃街道時,看到亂停亂放的單車,整理一下。工作量不大,還有額外的一筆收入,挺好的。”劉丹對這個新的“兼職”很滿意。
目前常德市城區共享單車約有2萬輛,分別歸屬于6個品牌。這些價格低廉、性能良好的公共交通工具,解決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又在高峰期緩解了交通壓力,但無序停放也影響了常德的市容市貌。
李佳偉回憶,2017年,共享單車大量涌入常德,過度的投放和無序的擺放嚴重影響街道的市容市貌。他所在的小區也塞滿了共享單車,有的因為沒人管理一直停到生銹;惡性無序競爭,讓經營者也難以為繼。
為解決這一問題,經過調研論證,城管部門通過“定基數,嚴格限額投放”等方式,將城區共享單車數量由8萬輛減少到3萬輛以下;在機制上,財政不再進行投入;幾家共享單車公司聯合環衛部門,將數百名清潔工聘用為兼職人員,專門整理單車,減少了開支。
2020年6月,為加強行業管理自律,常德市成立了共享單車管理協會。常德逐步摸索形成了由部門、企業、協會三方攜手,各自發揮優勢,共同對共享單車進行維護管理的新模式。針對共享單車亂停的問題,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明確界定了政府部門、企業及市民的責任和義務,并對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用車秩序、停放要求、道路規劃等方面作了說明。比如車頭必須朝向馬路、每個停車框不能超過10輛單車,后臺定位數據實時更新,及時調配各區域內的單車數量,增加更多的停車框等。為了強化溝通協作,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和相關企業還建立了微信工作群,規定所有問題必須在交辦30分鐘內及時糾正到位。
李佳偉打開手機微信給記者舉例講解處置流程:前一天下午3時17分,武陵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府坪中隊隊員吳俊劍在街面巡查,發現武陵閣附近街道共享單車超額情況后,隨即在微信群里協調共享單車企業人員趕到現場處理。20分鐘后,企業的調度人員就將處置完畢的視頻畫面發到了微信群里。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