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不僅助力精準防疫,還在數字基建、數字經濟、數字惠民和數字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該報告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4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7.0%。
中國科學院大學網絡經濟和知識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呂本富當日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被迫拉伸了“韌帶”,在供應鏈、企業管理和商業活動等方面都面臨著全新的挑戰。而數字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提升中國經濟“韌帶”的韌性,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重要支撐。
報告顯示,上半年,生鮮電商、農產品電商、跨境電商、二手電商等電商新模式保持較快發展,用戶規模分別達到2.57億、2.48億、1.38億和6143萬,在推動農產品上行、帶動消費回流和促進閑置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數字服務正在成為新的服務業態。上半年,網上外賣、在線教育、網約車、在線醫療等數字服務蓬勃發展,用戶規模分別達4.09億、3.81億、3.40億和2.76億,在滿足網民需求的同時也為服務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助力。
中國網絡零售市場已連續七年保持全球第一,網絡支付市場連續三年居全球第一。上半年,直播電商、短視頻又形成新增長點。
數字經濟發展背后是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撐。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介紹,上半年,中國IPv6地址數量居世界第二位;“.CN”域名總數繼續保持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數全球第一;5G建設規模超出預期,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500個。
在數字惠民方面,原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表示,上半年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縮小6.3個百分點,農村和城市“同網同速”時代正在到來,網絡扶貧成效得到網民認可。(記者 劉育英)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