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促進資本市場長牛 發展新興產業和盤活存款是關鍵

2020-08-19 10:31:25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近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央強調,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具有樞紐地位,凸顯了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從某種意義上來理解,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資本市場,這是我國進入工業化后期實現經濟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實際上,資本市場也是近期一直強調的內循環的核心。盤活居民存款、發展新興產業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繁榮壯大。內循環的需求,是我國股市未來長牛的基石。

擴大中產加速內循環

發展新興產業和盤活存款是關鍵

內循環不是什么新鮮事,簡單來講,內循環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壯大后,購買力和投資意愿大幅提高,創新活動更加活躍,從而再推動經濟的發展的循環。在國內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壯大中產階級的隊伍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上一輪中產階級產生于房地產市場,與房地產相關的建筑、材料甚至基建等都享受到了城鎮化地產大發展帶來的時代紅利,為中產階級產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現階段,資產也可以從房子、產業、存款和薪水四個方面來考慮。首先看房產,直到現在,中國居民大部分的資產還是在房產中,根據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在《2019年中國住房市值報告》里測算,2018年居民住房市值是321萬億,2000-2018年人均住房市值從1.8萬元增加到23萬元,年均增長15.2%,高于人均GDP的13.8%。現在,在國家堅決執行“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房產的流動性很差,未來依靠投資房產成為中產階級的人數只會越來越少。

產業分為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方面,由于供給側改革以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產業向頭部集中,這一趨勢是不利于產生中產階級的;新興產業的市場空間巨大,是未來新一輪中產的發源地,但是發展需要時間,沒辦法迅速產生大量的中產,推進經濟的發展循環。

薪水方面,宏觀經濟下臺階的大背景下,靠傳統產業誕生的中產大部分人要走相當長的下坡路,薪水自然是下滑的。

最后說存款,過去儲蓄對于中國居民來說等同于“安全感”,然而隨著存款利率下降(1年期儲蓄存款基準利率為1.50%,3年期為2.75%),CPI上升(一季度CPI漲幅為4.9%),儲蓄收益率已經實際為“負利率,高額的儲蓄成為一種新煩惱。根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中國居民存款余額達88萬億元,戶均存款16.9萬元,住戶貸款總量為56萬億、住戶凈存款32萬億元。

綜上,在上述居民四大類資產中,擴大新中產的兩大核心領域是盤活儲蓄資產和符合未來產業升級的新型產業。

資本市場是內循環的關鍵

不論是新興產業還是盤活居民儲蓄存款,都要依靠強大而繁榮的資本市場。

這其中,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是最急迫、操作性最強的方式。而在政策層面,年初以來中央各個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引導性文件和措施,例如,今年一月份,銀保監會發文,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對比來看,美國股市過去十年長牛,賺錢效應十分明顯,而我國的資本市場目前還比較弱,因此,資本市場這個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短板一定要補上。所以,在完善資本市場方面,也有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出爐,諸如注冊制、強化信披、嚴厲打擊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為,保障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

未來,隨著資本市場的繁榮強大,一方面會增長居民的購買力、償債能力和消費愿望;另一方面,新型產業通過資本市場體現出來的財富效應進一步激勵社會新投資增加。

因此,繁榮強大的資本市場,是把低效廉價的儲蓄存款通過資本市場引導至支持新型產業發展,一舉解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提高居民償債能力和購買力,同時解決了新型制造業長遠發展的資金問題。

內循環意義在于通過國內生產要素引導和調節,打破過去依靠房地產的路徑,用資本市場撬動中國產業攫取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成果,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和升級。從這個意義上,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是內循環的陣眼、是魂。

從這個邏輯上講,新興產業以及傳統行業中集中度提高的龍頭公司都是長期具備投資價值的方向。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