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產生了重大沖擊,我們應堅持系統思維,從戰略高度、全局維度看待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加快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奮力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強支撐。
疫情因時因勢催生一批新型升級消費。企業紛紛創新產品銷售服務模式,開啟直播購物、“非接觸式”購物等消費新模式;學校推遲開學,在線學習和教育獲得發展新空間;無人車、無人機等被大量使用,進一步刺激了對智能產品的消費需求。這些新型消費蘊含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生機。從社會進步看,新型消費是大數據等技術創新驅動的結果,代表高質量消費的前沿趨勢。從形成條件看,新型消費源于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源于全球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新型消費有利于推動消費與生產形成閉環。目前,需求側總體復蘇持續滯后于供給側,導致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在需求側內部,消費復蘇持續滯后于生產擴張的投資復蘇。在供給側內部,服務業由于兼具生產與消費屬性滯后于工業復蘇。因此,大力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有利于推動終端消費與生產供給形成良性閉環,激發市場需求有效回升,穩住企業投資、生產計劃,夯實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基本盤。
一方面,要堅持從供給端發力,著力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基建”打通未來投資供給與新型消費需求的通道,以數字基礎設施賦能消費市場變革,以產業升級推動消費升級。支持線上線下新型消費融合發展。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鼓勵建設“智慧街區”“智慧商圈”,促進線上線下互動,商旅文體協同。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消費體驗。推進成熟商圈提檔升級,培育發展若干區域消費中心。聚焦線上業態、線上服務,加強技能培訓,提升新型消費供給服務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要引導居民消費需求,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豐富新型服務消費激發消費潛能。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強智慧教育、智慧健康養老、智慧交通等領域新型服務消費培育,滿足群眾需求。優化商業網點布局提升消費便利。加強城市末端和鄉村物流網點建設,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穩定居民收入預期增強消費能力。著力推動復工達產,健全社會保障,增強消費能力。強化市場秩序監管夯實消費保障。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完善消費后評價制度,優化線上消費環境。(作者 羅啟東 單位: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記者 顏穎 整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