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混裝爛果和塑料袋的垃圾桶,引來了大罰單。昨天,豐臺大成路附近一超市因違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被市城管執法局立案調查,并將面臨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新“條例”實施以來,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已檢查各類賓館、飯店餐飲行業、機關事業單位、樓宇物業、商場超市、居住小區1.5萬余家(個),對其中存在問題的2450家單位予以批評教育、警告和責令改正。
“你好!我們是市城管執法局的,這是我們的執法證,要檢查一下咱們的垃圾分類情況。”昨日9時許,市城管執法局執法隊走進豐臺區大成路翠微大廈及物美超市大成路店,對超市、餐飲企業等進行執法檢查。
5月4日,城管執法部門曾在翠微大廈大成路店檢查中發現該商場海底撈火鍋店、盒馬鮮生超市、風光老灶麻辣香鍋店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等問題。昨天,執法部門對上次檢查的問題進行復查。城管隊員在后廚和垃圾處理區域檢查中發現,三家店都已經按照城管執法部門前期提出的整改要求予以改正,配備了四類垃圾桶,并按照標準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執法人員在對物美超市大成路店檢查時發現,在賣場入口的水果車旁放著一個敞口垃圾桶,草莓和塑料袋等混扔在一起。在稱重臺旁的垃圾桶中同樣存在混裝混放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七分隊分隊長張震當場指出,賣場垃圾桶設置不規范。爛果是廚余垃圾,塑料袋是其他垃圾,“應該分開設置,你只有一個桶肯定容易混裝混放。”
據了解,屬地城管執法部門前期曾到該超市多次進行“條例”和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要求的宣傳告知。針對該超市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當場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和談話通知書。該超市將被立案調查,并面臨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開展垃圾分類檢查中發現,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未指定專人負責指導、監督垃圾分類工作,未按規定設置并管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混裝混運。
5月11日起,城管執法部門重點對前期已履行告知、警告、責令整改等執法程序,對依然存在違法行為的單位進行處罰。據了解,綜合執法將采用教育勸阻、書面警告與執法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分階段、分步驟推進,現階段將以宣傳告知、教育整改為主。對拒不履行分類義務、拒不落實分類措施、拒不整改、屢教屢犯、阻撓執法的單位和個人,將采取處罰、曝光和信用懲戒、聯合懲戒等手段。(記者 金可)
相關新聞
垃圾分類不規范 海淀已處罰4起
海淀城管自5月1日起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強化執法季行動。截至目前,共批評教育262起,責令整改155起,對未按要求執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單位共立案6起,已完成處罰4起。昨日,海淀區城管通報垃圾分類執法情況,并發布具體案例。
■案例一
5月3日下午,海淀區城管執法局直屬隊在檢查中發現,司機凌某駕駛的一輛裝有建筑垃圾的貨車,并未取得準運證件。經查,該車輛裝載人濟山莊小區居民裝修建筑垃圾,運往石景山區三號橋附近消納場消納。執法人員立即責令凌某停止無準運證件運輸,并對凌某處1000元罰款。
而北京惠民仁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人濟山莊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未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對該物業公司處罰2000元。
城管執法人員介紹,物業公司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依法辦理渣土消納許可。
■案例二
5月6日晚間,馬連洼街道執法隊在圓明園西路肖家河橋西北角巡查中發現一輛垃圾運輸車外觀污損、未密閉運輸。經核實,這輛天津牌照的垃圾運輸車屬于北京宏潤順誠保潔服務公司。該車輛作業人員一沒有在規定時間作業,二沒分類運輸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根據“條例”,執法人員現場責令其限期改正,并處10000元罰款。
■案例三
5月7日,海淀城管執法局北下關街道執法隊,在執法檢查中發現,大慧寺7號院北京城建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存在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現場責令立即改正,處以1000元罰款。
■案例四
5月9日,海淀城管執法局上地街道執法隊,在執法檢查中發現,上地六街康得大廈底商熊貓范(餐館),存在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現場責令立即改正,處以1000元罰款。
此外,還有大慧寺7號院北京翔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存在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違法行為,現已立案;北京文宇俊霖保潔服務有限公司存在未按規定交運、處理建筑垃圾的違法行為,現已立案。(記者 金可)
雙井發布垃圾分類“工具書”
本市強制推行垃圾分類后,居民、單位、商場具體該怎么做?朝陽區雙井街道日前發布了各環節操作指南,它如同一本細致的工具書,指導轄區主體全面落實新規。
雙井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雙井正全面推動社會單位的強制分類,規范餐飲單位分類工作,培養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力爭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率達到80%、正確投放率達到90%、宣傳率達到100%。
在居民區,雙井構建了黨建引領、培訓引導、規范運行、示范帶動、指導檢查五個環節,并按照小區類型和居民參與率,將垃圾桶站分為基本型、標準型、便捷型和智能型四種。就拿參與率較高的百子園社區為例,其安裝的智能垃圾桶可自動進行垃圾稱重和積分,居民憑積分換生活用品。
轄區餐飲企業則要與有資質的公司簽署收運合同,設置垃圾分類公告牌,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管理臺賬和清運記錄,并在操作間內安裝控油、控水設備。
“為了推動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雙井地區的卡通形象‘井寶’,最近也來了一次變裝秀。”雙井街道相關負責人說,“井寶”的帽子、衣服紋飾、勛章、鞋子都帶有垃圾分類的元素。就拿襯衫圖案來說,四個顏色分別代表著四種不同的垃圾桶。
延慶“三街一鎮”推行可回收物正規收運
回收車周末進社區收廢品
本報訊(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劉文彬)“阿姨,咱們現場有價格公示牌,每一樣可回收物什么價兒您直接就能看到,現場就給您稱重結錢,價格透明,您也方便。”剛剛過去的周末,在延慶區川北西社區,一輛可回收物收運車停在了便民回收站點旁,北京華京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小郭正給居民介紹收運流程。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動下,不少居民都拿出了日常積攢的硬紙箱、塑料瓶、廢舊衣物等各類可回收物。
記者了解到,延慶區的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商戶眾多,但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且大部分回收商戶只收購具有較高價值的可回收物,對于廢玻璃、廢塑料膜、舊木料、廢復合包裝等價值較低的可回收物則隨意丟棄,造成了再生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源頭垃圾減量效果不明顯。
自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延慶區城管委聯系了專業開展再生資源回收業務的北京華京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延慶區的可回收物正規收運工作。目前,已在香水園、百泉、儒林街道和延慶鎮開展可回收物回收試點工作,專門收運居民家中的各類可回收物。通過每周收運一次、現場結算、封閉裝車的形式,直接將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物一站式“清零”,實現了垃圾源頭減量,提高了再生資源的利用率。記者了解到,這項措施自5月6日啟動,截至5月8日,三天時間就累計回收各類可回收物約4噸。
“工作人員都是統一身著綠色T恤,使用公平秤,明碼標價,可以當場交付現金,也可以累計積分,積分可以換取生活物品。”延慶區城管委垃圾渣土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姣告訴記者,目前,延慶區參與再生資源回收的車輛共有10輛,暫時先在香水園、百泉、儒林街道和延慶鎮這“三街一鎮”開展試點,通過社區或村莊提前電話預約,公司每周定時定點將可回收物收集車直接開到小區或村莊內,為居民服務。
王姣表示,延慶區將根據“三街一鎮”試點回收情況,開通手機APP預約,逐步在18個街鄉鎮推廣和全覆蓋,居民用手機就可以預約“賣廢品”,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將由買賣型向服務型轉變,真正實現再生資源回收與生活垃圾分類“兩網融合”,源頭減量、分揀運輸、處理利用各環節全過程銜接和有效融合。(記者 朱松梅)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