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對營養健康越來越關注,“小眾奶”也成了新的消費時尚。然而,“小眾奶”的實際成分多是普通動物乳粉,其營養成分與牛奶差別并不大,消費者被忽悠花了冤枉錢。筆者認為,價格不菲的“小眾奶”,需要擠一擠水分,消費者也應當認清“小眾奶”的真實面目,莫讓“小眾奶”收割了智商稅。
一些不良商家為牟取經濟利潤,宣傳聲稱“小眾奶”比牛奶更有營養,或更有利于某些人群的營養吸收。一些消費者則誤以為,喝“小眾奶”更營養,從而滿足自己“消費升級”的需求,便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小眾奶”。還有一部分消費者在從眾心理作用下,認為更貴的“小眾奶”,其營養價值肯定要比牛奶高,同時也滿足了面子消費心理,盲目追捧“小眾奶”。實際上,這些宣傳本身就是制造市場氛圍,“小眾奶”與普通奶制品的差別并沒有那么邪乎。
按照我國乳品工業的行業標準,全脂的牛乳粉、羊乳粉、牦牛乳粉、駱駝乳粉,它們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相差不大。各種生乳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顯示,牛奶和水牛奶、羊奶、牦牛奶、駱駝奶等各種小眾奶生乳的營養成分差別不大。也就是說,“小眾奶”與牛奶的營養沒有多大差別。由此可見,將“小眾奶”營養描繪得“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實際上商業炒作的成分更多一些。
不可否認,“小眾奶”在消化等特定方面確實有一些優點。但對比價格,牛奶是所有奶類當中價格最便宜的,其他“小眾奶”的價格可能達到了牛奶的2—5倍甚至更多。也就是,“小眾奶”的性價比并非那么合理。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督和查處力度,嚴禁對“小眾奶”進行名不副實的虛假宣傳,擠掉“小眾奶”的水分,并對虛假宣傳、消費欺詐等違法行為,予以嚴厲的懲罰,從而加大違法成本,倒逼商家必須如實宣傳“小眾奶”,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要理性消費,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奶類產品,不要盲目追捧“小眾奶”,避免被商家忽悠,當了“冤大頭”。
總而言之,從單純補充營養的角度來說,消費者沒有必要選擇價格更高的“小眾奶”,不如把省下來的錢,用來多吃些肉、蛋、蔬菜等其他的食物,盡量讓自己的飲食更均衡。這才是正確和值得倡導的消費觀。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