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高能級創新平臺在長啟航!揭牌的湖南省實驗室落戶湘江新區

2022-07-11 09:36:17    來源:長沙晚報    

又一高能級創新平臺在長啟航!10日,湘江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長沙高新區北斗產業園舉行。據悉,這是我省首個揭牌的湖南省實驗室,標志著湖南算力服務支撐體系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副省長陳飛,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江實驗室主任陳曉紅共同為實驗室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江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盧錫城等20多位兩院院士出席。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志堅,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雷紹業,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主任叢培模,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岳麓區委副書記、岳麓區政府代理區長何朝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彭華松出席。

建設湘江實驗室,湖南基礎優勢疊加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算力已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加快推動算力建設,將進一步加快湖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湘江實驗室由湖南省政府主導,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共建,以對標國家實驗室和服務我省重點產業發展為目標,以突破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為主要任務。建設湘江實驗室,湖南有哪些基礎優勢?

首先,湖南是中國計算機技術的重要發源地,取得了我國首臺巨型機“銀河I號”億次機、計算速度多次排名世界第一的“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等重大科技成果,建有中西部第一家國家超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獲批全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還擁有高性能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基礎科學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

此外,“十三五”以來,湖南加快打造以飛騰、鯤鵬CPU、景嘉微GPU、麒麟操作系統為核心的國產化計算信創生態,計算科學與技術創新水平和產業優勢居全國前列。作為世界計算大會永久落戶地,長沙擁有一大批計算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院士專家和創新團隊。

目前湘江實驗室擁有A+級學科4個、A級學科11個,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項目20余項,獲國家級科研獎勵20余項。這些都是科研實力的體現。

“湖南建設湘江實驗室,得天獨厚,對于湖南強化算力、動力支撐,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引領計算產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李志堅說,省科技廳將切實履行牽頭部門職責,積極協同各方,加快推進湘江實驗室建設。

建設長沙總部,分部設在全省七所高校

湘江實驗室的建設是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省數字經濟、推進“強省會”戰略的有力支撐,更是建設湖南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的關鍵之舉。

根據規劃,湘江實驗室以“1346”整體框架建設,按照“總部+分部+創新中心”進行布局,將在長沙高新區“世界計算·長沙智谷”建成1個實驗室總部,建設算力、算法、算據三大創新中心,聚焦數據智能、高性能計算的人工智能、新型智能計算、面向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四大主攻方向,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康養、智慧資源能源與環境、智慧交通與物流、科學監管與社會治理、數字媒體六大領域開展深度應用,打造示范引領區。總部由重大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部門組成,分部設在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7所高校,建立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基地;創新中心設在華為、百度、湖南鋼鐵、中車株機、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中電48所、景嘉微、拓維信息等24家企業,建立科創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

作為湖南強化算力支撐的重大創新平臺,湘江實驗室致力于成為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原創理論研究中心、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創新高地、國家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產業賦能基地,推動湖南先進計算、智慧社會、智能制造、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等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長期以來,我們與共建單位一道,主動進軍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這一世界科技競爭與產業革命的主戰場,搶占數字經濟全球發展制高點,努力攻克我國信創領域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已經形成了一批院士領銜的頂尖科研團隊,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建成了7個實力雄厚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形成了協作緊密的創新網絡。在此基礎上建設好湘江實驗室,我們充滿信心。”陳曉紅說。

以“四大實驗室”為牽引,湖南重構實驗室體系

記者了解到,湖南正在加速形成以“岳麓山實驗室、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實驗室)、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等“四大實驗室”為牽引,領域布局合理、定位層次明晰、特色優勢明顯的湖南省實驗室體系。這其中,岳麓山實驗室著力打造種業創新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將打造成工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芙蓉實驗室則聚焦精準醫學領域,著力打造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新型實驗室。

作為湖南省“四大實驗室”中最早揭牌的實驗室,湘江實驗室首批已有19個院士專家團隊入駐并開展科技創新工作。下一步將整合省內、聚合國內外優秀科技力量與創新資源,經過8到10年建設發展,逐步實現“七個一”的建設目標:形成一套原創性科學理論,探索一組突破性技術方法,打造一個國家級創新高地,建設一批交叉型新興學科,凝聚一支世界級人才隊伍,構建一套創新型科研管理體系,催生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具體來看,湘江實驗室的建設分三期推進:2022—2025年,完成實驗室和三個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圍繞四大主攻方向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形成3個示范應用;在智能制造和資源能源與環境領域的基礎前沿理論研究取得標志性應用成果;組建800人的核心研究團隊。2026—2030年,強化總部和創新中心建設,在四大主攻方向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形成6個示范應用;形成1500人以上的高層次、多學科、寬領域科研團隊,科研設施條件和研發創新隊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國際一流的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實驗室。2031—2035年,持續在四大主攻方向上取得突破,形成不少于3000人的研發團隊;完善已有產業創新平臺,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并培育一批潛力企業;深化6個示范應用,賦能政府管理創新和企業技術創新。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