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廣州制造首款脊柱治療機器人“神龍手”揭牌

2022-06-29 09:37:59    來源:廣州日報    

治療脊柱疾病,人工智能正與人類一較高下。6月28日,記者獲悉,由廣東藥科大學健康學院主辦的“廣東脊柱健康前沿技術論壇”日前在廣州舉辦。論壇上,廣東藥科大學智能康復產業學院、廣東藥科大學中醫藥現代產業學院龍宗脊椎健康學院、龍宗醫館廣州店、廣東藥科大學脊柱健康教學實習基地、廣東省盲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龍氏正脊技能實訓中心等正式揭牌。現場展示了廣州制造的業內首款脊柱治療智能機器人“神龍手”,其能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習,模擬傳統中醫按摩手法治療脊柱。

智能機器人神龍手在模擬龍氏治脊手法。

頸肩痛發病率達71%

會場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研究所所長鄒學農透露,我國老年人口已經達2.5億人,其中脊柱呈現疾病的人數超2億人,但是目前脊柱外科醫生只能解決10%病人的問題,80~90%的病人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當前,脊柱融合術、椎體成形術是主要的手術手段,但是手術失敗率達10~30%。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劉剛也介紹,如今居民頸肩痛發病率達71%,是慢性病中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雖然頸椎病多見于中老年發病,但有年輕化趨勢。

魏征、龍層花教授等編著的《脊椎病因治療學》是我國脊椎病因學的奠基之作。今年97歲的龍層花教授依然在廣州從事治脊研究,其創立的龍氏治脊“三步定位診療法”以及糾正脊椎錯位的“四步十發法”是脊椎病特效治療方法。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應用,廣州傳統醫療正向智慧健康轉型。會議現場展示了由廣東藥科大學健康學院與君安醫生集團聯合研發的智能機器人“神龍手”,其能學習“龍氏治脊的肌肉放松手法”,給脊柱治療插上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翅膀。

據介紹,患者躺在按摩床后,“神龍手”能自動掃描識別人體,上下左右游走,用按壓、推、揉等3種方式推拿穴位,代替中醫師、減少按摩工作負擔。據悉,通過人工智能學習,“神龍手”還能因人而異,通過人機交互,輸出不同的按壓力量。

專家在查看智能機器人“神龍手”學習傳統中醫推拿按摩的效果。

智能機器人預計很快遍及廣東

作為脊柱治療領域的首個智能機器人,“神龍手”是產、學、研、用結合誕生的“碩果”。廣東藥科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李衛東介紹,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產教融合相關文件精神,創建“智能康復產業學院”,目的是將龍氏手法與智能康復機器人相結合,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至應用落地,惠及廣大百姓。

“神龍手”是如何智能學習的?君安醫生的負責人車軍介紹,中醫面臨諸多痛點,其中一個是標準化。而龍氏治脊獨特的“三步定位診療法”就是標準化的診斷。“神龍手”通過人工智能的三維視覺能夠識別人體胖瘦高矮,判斷出人體的穴位位置,按照設計好的中醫傳統大師的一個手法,編成程序,這樣基本上能夠做到標準化治療。

車軍介紹,目前,團隊已與廣東藥科大學共建3個學院,在大學3~5年級通過聯合培養學生的方式滿足社會所需。在現有5家醫館的基礎上,團隊計劃在兩年內在廣東省新建200~300家的脊柱專科治療的連鎖診所,讓智能機器人遍及廣東,并準備布局全國。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