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13歲的少年小于今年剛升入初一,從六年級下期到本月間斷4個月里接二連三的咯血。備受困擾的媽媽帶著小于輾轉各家醫院做了多項體檢,并沒有發現明顯異常,也沒查出明確原因。得到的結果是“咯血查因、支氣管擴張?”,服藥治療后癥狀依舊沒有改善。總以“咯血—難以上學—請假—看病—好轉”的模式反復重演。
疑難綜合病房接診醫師梁禮娟說:小于看起來高高瘦瘦,不愛說話。詢問病情的過程中也多是母親代勞介紹著孩子的情況。在多項檢查結果都將近處于正常狀態下,我們選擇在母親回避的狀態下單獨與孩子做了深層溝通。
小于低著頭摳著手,憋了好久才慢慢說道,“我就是不想上學,開始裝頭疼、胸悶乏力,但媽媽也一樣叫我去上學,后來我偷偷吃了番茄醬咬破嘴唇裝吐血才不用上學......”
醫生提醒:“厭學”是學生群體里最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之一,也就是我們說的學習障礙中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對學習表現出懈怠、不在乎、甚至極力逃避和抗拒。但這些家長又不理解孩子厭學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更不懂科學、理性地應對,可能只會一味向孩子施加壓力,不斷嘮叨、督促,甚至又打又罵,強行把孩子送到學校。如果老師、家長一再對他們批評、貶低,他們也缺乏知心朋友和健康的解壓方式的話,他們很容易出現抑郁狀態,自卑、自我否定、自我封閉,甚至自傷自殘,有明顯的精神心理癥狀。
孩子厭學怎么辦?
首先:家長不要著急火燎的只想著把孩子送到學校。
第二:扭轉傳統教育模式,正確使用溝通公式,家長在生活中與孩子多種溝通方式。和孩子一起學習如何穩定自己的情緒。
第三:構建學習目標、讓孩子重獲學習動力。家長幫助孩子構建學習目標時,一定要親子共同參與,取得孩子的認同,并以孩子自身能力為中心,由遠而近,逐一分解,給予鼓勵,讓孩子在實現目標的過程當中找到歸屬感。
第四: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父母需要多觀察和分析問題所在,擺正心態,調整情緒,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有效溝通,給予孩子鼓勵。
第五:征得孩子的同意,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并且是越早越好。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