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流行的背后

2022-03-21 05:32:16    來源:河北新聞網    

你,是“啃老族”嗎?先別急著否認。不同于人們印象中那些已成年且有謀生能力,卻賴在家里不工作,只靠父母供養的“啃老族”,如今“啃老”有了新形式:一些人有學歷、有能力,甚至有工作,還收入頗豐,卻仍需依靠老人供養自己的小家庭,將本該壓在自己身上的責任往上一代傳遞。

新型“啃老族”是如何誕生的?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間的親子關系,該保持怎樣的平衡?

“啃”與“被啃”,是責任與義務的錯位

羅翔如愿買了新房,可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今年27歲的羅翔,2017年大學畢業后,進入了石家莊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月均收入5000多元,幾年下來,存款也有八九萬,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變化發生在去年底,羅翔和戀愛3年的女友準備結婚,婚房被列入了計劃清單,可兩人合計了下存款,就連首付還差個20來萬。羅翔轉而向父母求援。聽到兒子要買婚房,老兩口沒絲毫猶豫,一下就把省吃儉用存下的30多萬元給了他。

“其實,我真不想靠家里的錢買房,但結婚沒辦法,只能暫時‘啃老’了?!闭f起這“不情愿”的啃老,羅翔十分無奈。

房價高,收入差距大……在生活壓力面前,很多年輕人無奈“啃老”。

除了買房子結婚,婚后還需要買車、生孩子、養孩子……很多父母為了能減輕子女的負擔,不停地貼錢、貼精力、貼時間,心甘情愿被“啃”。

去年“五一”,家住石家莊市長安區的趙大娘家里新添了個大胖小子,全家人都非常開心,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誰照顧的問題。

“兒子和媳婦工資都不高,媳婦要辭職做了全職太太,家里開銷就更艱難了?!比胰松塘恳环螅瑳Q定由爺爺奶奶幫忙帶孫子。從此,趙大娘老兩口就走上了漫漫帶娃路:兒媳婦說自己白天要上班,晚上陪孩子睡不好,于是小孫子就跟著奶奶睡;每天爺爺買菜、奶奶做飯,下班回家,一桌子飯菜就熟了,小夫妻吃完飯連碗都不洗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不管是無奈,還是心安理得,凡此種種的“啃老”現象比比皆是。據調查顯示,全世界有1/3的年輕人都在“啃老”,在我國,有60%的家庭存在“啃老”問題,30%的青年依靠父母供養,而這些“啃老”青年的年齡大都在28歲到38歲之間。

省社科院省情研究所所長李茂認為,“啃老”流行的背后,既有文化傳統的因素,也有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敖鼛资陙?,特別是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后,中國家庭的規模在縮小,‘421’的家庭結構里,獨一無二的孩子從小就享受了更多特權,也使得‘啃’與‘被啃’的雙方,都覺得似乎理所當然。很多老人是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愿意為子女多做一些事情,甚至表現出一種溺愛。老人的這種心甘情愿,變相助長了責任與義務走向錯位?!崩蠲f。

幫忙有度,父母表達關愛應有底線有分寸

朱素文今年56歲,是一家企業的退休干部,她的兒子剛大學畢業,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一個月5000元工資,房租就得交2500元。她選擇替兒子交房租,并幫他承擔一部分生活成本。

比起說兒子“啃老”,她更愿意把這種行為稱作是家長的投資。

“孩子剛畢業,父母提供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是應該的,讓孩子壓力小一點,輕松快樂一點,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想成為的人,對于孩子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朱素文認為,孩子和自己當年面對的社會環境已然不同,適當的幫助不能說是“啃老”。

她回憶,自己年輕那會兒,參加工作后,單位管吃管住,賺的錢有剩余就貼補家里,“但是,現在社會不一樣了,年輕人初入社會,面臨的問題和壓力很多,得不到幫助會過得很難?!?/p>

是不是“啃老”,該不該“啃老”,與社會經濟發展隨之帶來的各種問題有密切關系。李茂認為,談到“啃老”,不能“光把板子打在子女身上”。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快速攀升,加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導致年輕人要想在大城市立足、安心打拼,就不得不繼續向父母求助。反過來,這也使得一些老人在給子女提供幫助的同時,逐漸習慣了過度參與子女的生活,大事小事全攬在自己身上,明知‘被啃’卻心甘情愿,不能放手?!崩蠲f。

對此,李茂建議,無論出于何種考慮,父母幫忙時,都應留有底線和分寸,“幫忙有度,這樣才能讓子女們明白自己是獨立的,對于父母的依賴是要有限度的。在對方需要時再伸出援手,其實也是給彼此一個獨立的空間,這樣相對獨立的關系,可以讓家庭關系更和睦,未來相處也更加融洽?!?/p>

此外,李茂還建議,老人應更多關注自己的晚年生活?!案改笇Υ⒆邮菬o私的。但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父母也需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量力而行,給自己劃定一個可承受的幫襯范圍。此外,還可以培養、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在幫襯孩子之余也多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p>

學會體諒,年輕人需培養責任意識更有擔當

“囿于現實壓力,將超出自己負擔能力的問題交給父母,對于許多家庭而言,似乎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但是,萬事都有一個度,若因此給老人造成了困擾,子女還覺得理所當然,就不利于家庭和睦?!崩蠲J為。

“為了避免矛盾出現,年輕人應正視這一問題,妥善處理和老人之間的關系?!崩蠲f,從實際出發,子女應當充分考慮老人的意愿、老人的身體情況等因素,“子女應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勿當‘甩手掌柜’,不能把父母的付出當做理所應當,要多體諒父母的不易?!?/p>

“我是獨生女,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掌心。結婚生子后,我們一家三口直接搬回了我父母家。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母親的白頭發多了、腰也彎了,才突然意識到,那個原來一直照顧我的人需要被照顧了?!?/p>

這段話,是石家莊市民劉倩不久前發在朋友圈的,她的兒子今年2歲,活潑可愛,她的母親今年58歲,自打退休后,就一直幫她照看著孩子,照顧著家。

“雖然現在改變不了‘啃老’的現實,但我會多抽時間帶孩子,給媽媽放假,多做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眲①徽f。

“各種形式的‘啃老’流行,其實都是多種社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要緩解‘啃老’情況,需要政府、社會等各方協作形成合力?!崩蠲J為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幫助年輕一代樹立更多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無論是進入職場,還是建立家庭,這些敢于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品質,對人一生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河北日報記者 高珊)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