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飛現場,碧空如洗,人頭攢動,笑容與期待寫在了人們的臉上。
12月29日15時59分,一架印有“中國民用航空局”字樣的C-560飛機緩緩駛向跑道,飛向天空,標志著鄂州花湖機場正式迎來校飛。從2014年首次謀劃到2018年獲得中央批復許可建設,花湖機場如期校飛,意味著機場邁出通航“第一步”。
“花湖機場舉全省之力建設,歷經四年,終于等到今天。”來現場參加校飛儀式的代表們激動不已。他們紛紛表示,全省上下咬定“年底建成校飛”目標不動搖,拿出一鼓作氣的決心、逢山開路的勇氣,克服千難萬難,如期實現目標,“是一個非常值得慶賀和紀念的重要日子。”
校飛是機場通航的先決條件
12月29日9時55分,參與此次校飛的飛機獎狀C-560從北京起飛,12時14分降落在鄂州花湖機場,這是花湖機場建成以來首次留下“胎印”。
什么是校飛?民航湖北安全監督管理局空管處處長馬玉東揭秘,新機場建設完成以后需要對雷達、盲降等信號設備參數進行校對,找到標準值,保證通航后飛機與地面支撐系統能夠互相“看得見”“聽得見”,這是機場通航的先決條件。
機場在通航前一般會進行校飛和試飛,以測試機場的軟硬件條件是否能夠保障飛機正常起降。
據了解,獎狀C-560來自我國唯一的校飛機構——中國民航校飛中心。校飛機組成員介紹,他們在北京就制定了詳細的校飛計劃,接下來的一個月,將分別對機場的著陸系統、燈光導航系統、飛行程序等進行檢查、校準和評估。
等待4年,終于迎來校飛
現場,人們紛紛拿起手機、照相機拍照留念,“花湖機場”一時間成為湖北網友、鄂州網友引以為豪的代名詞。
湖北日報抖音網友“大全”說,終于等來首飛,太不容易,希望鄂州越來越美好;網友“勿勿那年”說,這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89米的塔臺內,三名管制員懷著激動的心情,準備迎接獎狀C-560的到來。他們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10月份就按照要求來到花湖機場參加訓練。
記者站在塔臺遠眺,只見機場各區域主體施工已基本結束,工人們正在進行各個區域施工的收尾工作。
行走在機場內部道路上,只見工作人員把道路掃了又掃、洗了又洗,來往人群與車輛絡繹不絕,興奮與期待藏在了每個人的臉上。
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公司航務部部長余玉龍之前是順豐航空的一名工作人員,從2017年12月來到鄂州成為花湖機場第一批建設者。四年的堅守與見證讓他感慨:這是數萬參與者共同努力的結晶。
各方合力實現校飛
省委省政府把鄂州花湖機場作為“一號工程”,將其作為打造湖北航空客貨運門戶“雙樞紐”的重要項目,強化統籌協調,加快推進建設。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余玉龍說,為了此次校飛,地方政府、民航湖北安全監督管理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公司等相關各方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多方合力推動下,花湖機場的校飛才能在年底前順利實現。
2020年,面臨突發的疫情和汛情,省市企三方協力攻堅,克服重重困難,力保不誤工期。當年5月,隨著法定開工前置審批全部完成,機場主體工程實質性動工。通過全程數字化施工管控,場道布局6萬多個傳感器和69個5G基站,獲批12項國家標準和60多項專利。
今年11月11日,220千伏月陂變電站向鄂州花湖機場110千伏中心變電站成功送電,標志著鄂州花湖機場“電力心臟”正式跳動,為機場校飛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近日,鄂州、黃石、黃岡相繼發布公告,劃定鄂州花湖機場凈空保護(核心)區域。對違反規定、影響機場飛行安全的行為,由公安機關聯合相關部門依法查處;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空管湖北分局高度重視此次校驗飛行保障工作,結合花湖機場所處地理位置與空域環境,針對冬季航空器運行可能遭遇的飛行顛簸、低能見度、雨雪冰凍等復雜氣象條件影響,制定校飛保障方案。根據校飛保障方案,民航湖北空管分局前期組織了管制員開展專題業務研討,并進行雷達模擬機驗證,助力此次校飛。
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公司已經準備好除冰車、直流電源車、污水車、吹雪車、沖擊波雷音炮驅鳥車等裝備全力保障校飛工作。湖北機場集團就飛機維修提供技術支援以及特種車輛、工具、設備、航材等。民航湖北監督管理局為花湖機場通訊頻率等各項材料指標的審批采取“保姆式服務”,縮短辦事流程。
下一步,校飛完成后,花湖機場將進一步優化軟硬件設施建設和人才儲備,爭取早日試飛,早日正式通航。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