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洲灘保護得好與不好,鳥類最具有發言權。近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在調查長江洲灘冬季鳥類多樣性時,首次在天興洲發現飛來越冬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專家認為,這說明長江水質正在變好,特別是長江禁漁減少了人類對洲灘鳥類活動的干擾。
“收獲了3只中華秋沙鴨。”近日,長江天興洲上,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明亮等一行4人因新發現而激動不已。
明亮介紹,當天他們分洲頭、洲中和洲尾三線調查,先在洲頭看見了黑鸛,接著遇見2只游隼在“空中比武”;在洲中調查時,靠近江北的水道里,偶遇3只悠閑的中華秋沙鴨,雖距離很遠,但通過單筒望遠鏡可清晰地看見它們身體上精致的魚鱗狀花紋。
“這是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來天興洲,此前在武漢,其記錄只有1次,那是2014年11月中華秋沙鴨現身沉湖附近的黃絲河。”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僅分布在中國和俄羅斯,在中國的數量僅5000余只,因它對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一般在山區溪流中生活,“它們只吃魚,能有3只現身武漢天興洲,實屬不易,說明長江禁漁效果好。”
它們會在武漢越冬嗎?“會的。”顏軍說,11月份就觀察到它們來了,上周也看到它們,它們和黑鸛正好做鄰居。
據了解,今年該協會調查區域增至7個,從上游到下游,分別是漢南武湖濕地、漢南四成閘江灘、天興洲、江北朱家河口、武惠堤江灘、團風羅霍洲、鄂州華容人民洲。
在漢南武湖,今年鳥況特別喜人。“共觀察到46種、14084只鳥,其中雁類逾萬只。還遇見了7只成團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顏軍說,這是近幾年在漢南武湖難得遇見的風景。2017年他們去調查時,那里只有上千只鳥,沒有幾只雁。此外在漢南四成閘江灘,2只紅胸秋沙鴨為蕭瑟冬景添了一抹紅,紅胸秋沙鴨在武漢難得一見。
顏軍說,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和紅胸秋沙鴨這些以魚為食的水鳥在武漢及周邊越來越多,正是長江禁漁的成果,也說明長江水質變好了。
據悉,2019年至2021年,天興洲鳥類種數分別為:48種、42種和50種。“鳥類種數呈增長態勢,隨著一紙禁令,人類活動大大減少,天興洲生態一定會越來也好。”顏軍介紹,今年12月20日洪山區人民政府已發布通告,禁止在天興洲灘涂內開展任何經營活動,禁止機動車在天興洲灘涂開展越野競技等活動,未經報批不得在天興洲舉辦規模聚集性活動,不得在天興洲進行野外露營、野炊、燒烤和游泳等存在安全隱患的活動。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