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的岳州剪紙,秀氣趁手的岳州扇,獨具地方特色的岳陽花鼓戲和云山山歌,復雜精密的巴陵青陶,還有噴香的張谷英油豆腐……7月2日,“穿越古今看‘建’時光”2022·湖南岳陽張谷英古建筑文化旅游節在岳陽縣張谷英景區開幕,岳陽縣六大非遺項目也在現場一一展演。
現場人流如織,旅客們紛紛在非遺展演攤位前停下腳步,欣賞這些傳統技藝。“你看這扇骨上的竹斑,還有扇面上的古畫,都是我們精心制作并帶來推廣的。”岳州扇制作技藝傳承人劉正文撐開一把扇子,向來往的游客展示介紹。扇子上的古風美人似顰似笑,扇骨上的竹斑星星點點,別有一番韻味,扇子輕巧,扇柄入手清涼。
劉正文介紹,岳州扇始于明末清初。資料顯示,1957年岳州扇開始外銷,成為湖南省最早出口的輕工業產品之一。1975年原國家輕工部在全國扇子行業評比中,將“蘇州扇”“杭州扇”“岳州扇”并列為中國三大名扇。“這次活動,我們帶來了百來把扇子做推介,均價在200元上下,不少游客都很有興趣。”劉正文的兒子告訴記者,作為傳統匠人,多年來他們家族一直在不斷研究岳州扇技藝,精進技術。“我們平時埋頭鉆研,接觸的面相對狹窄,所以很感謝以瀟湘晨報為首的一眾媒體為我們做推廣,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岳州扇、喜歡岳州扇。”
在岳州剪紙的展位上,剪紙被做成不同的花樣,或熔鑄在陶盤里,或鑲裱在畫框中。剪紙的花樣也各不相同,有張谷英古建筑村、有人物像,還有受小朋友歡迎的小豬佩奇、蠟筆小新等卡通角色。展位負責人陳露霞告訴記者,他們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剪紙作品,游客還可以現場體驗剪紙技藝。“傳統的剪紙用紙不好保存,容易受潮,我們特別研發了磁吸剪紙,還有專門的陶瓷用剪紙,讓剪紙能夠運用在更多方面。”
陳露霞也告訴記者,在旅游節之前,她關注到瀟湘晨報在前期不斷推出相關報道,為岳州剪紙做推介。“我覺得關于岳州剪紙的相關報道非常細,讓很多外行人也能輕松理解。”陳露霞補充道,“很多人會覺得非遺技術離他們非常遙遠,但實際上,非遺技術就在我們的身邊,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剪紙,不僅出現在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的場景中,現在也更多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悠揚的岳陽花鼓戲、高亢的云山山歌也讓來往游客駐足叫好。張谷英油豆腐更是游客們幾乎人手一份的伴手禮。到了張谷英村,不吃上一口這兒的油豆腐,總透著些許的遺憾。豆漿煮魚、家常煎豆腐、油豆腐燒肉、清炒鮮豆渣、神仙湯……豆腐及豆制品在張氏族人手中可以變出各色花樣。張谷英村有300多種豆腐的做法,被稱為“最會做豆腐的古鎮”。
“這次來到張谷英村讓我見識了很多,沒想到小小一把扇子、一副剪紙,背后都能有這么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一位游客說。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