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市政維護管理處的維修人員對湖湘東路人行道幾處破損磚塊進行更換。(記者 李新輝 攝)
緊盯“小細節” 改善“大民生”
【資料圖】
修復城市道路 打造安心舒心路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鐘佳燊
道路是城市的“筋骨”,也是城市文明最直觀的體現。近年來,湘潭市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進破損路面修復工作,發現一處,修復一處,不斷提升城市道路品質,為市民打造順暢、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修復主次干道:堵上城市道路安全“漏洞”
在河東大道建鑫廣場附近,維修人員對破損路面進行銑刨和修復。(記者 李新輝 攝)
6月29日,我們在河東大道看到,幾個道路“傷疤”被打上了“補丁”,修復好的路面與車道無縫銜接,平坦如初。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平穩而順暢。
河東大道作為湘潭市重要交通干道,行經車輛眾多,難免出現路面破損情況。“我經常騎車經過河東大道,如果路面坑洼不平很容易摔跤,及時修補后,我騎車安心多了。”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王同學的話,道出了他對道路維護的滿意。
河東大道、建設路、雙擁路、書院西路、岳塘路、東泗路、韶山路等路面的修復“美容”,是湘潭市全面推進破損路面修復工作的一個縮影。市城管執法局市政維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整合力量對全市主次干道進行了全覆蓋巡查,發現一處,修復一處,確保路面破損、坑洼不平、井蓋缺失等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全力保障市民安全、順暢出行。
“現在開車感覺道路寬敞平坦,很舒服。”當天,出租車司機馮志軍笑著說,開車是他的工作,道路平坦順暢是他最樸實的愿望。
扮靚人行道:打造市民安心路舒心路
修復如初、整潔一新的人行道,給市民出行帶來了方便和安心。(記者 李新輝 攝)
“以前總有人把車停在人行道上,小孩出入十分危險,現在裝上了隔離墩,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大改善。”提起家門口的人行道,家住雨湖區建設北路附近的胡自建直夸市政維護處辦了一件好事。
建設北路的部分人行道由于臨近和平公園和幾家汽車維修點,長期以來存在車輛亂停亂放現象。目前,市政維護處在該路段兩邊新增了10余個隔離墩,及時修復了破損路面,真正還道于民,為市民打造了一條安心路舒心路。
在岳塘區嵐霞路某蔬果店上班的黃曉玲也深有感觸:“過去盲道鼓起來了,視障人士行走要特別小心;修復改造后,人行道平整干凈,盲人出行更安全方便了。”
黃曉玲所說的人行道位于嵐霞路兩邊,由于行道樹生長,導致多處地磚被拱起,公共設施被損壞,影響群眾出行。為切實解決這個安全隱患,今年5月中旬,市政維護處協同市園林中心現場踏勘,組織人力、物力、財力,耗時近一個月修復了破損設施,修復處理被拱翻地磚約520平方米,徹底解決了該路段人行道綠化樹拱翻地磚的問題。
“再也不用擔心小孩子走這條路摔跤了”“現在好干凈、好漂亮”“確實修到了我們老百姓心里”……嵐霞路周邊商戶紛紛為這條平坦干凈的人行道點贊。
發現一處修復一處:做深夜城市的“美容師”
在和平路段,修復好的路面與車道無縫銜接,平坦如初。車輛行駛平穩而順暢。(記者 李新輝 攝)
6月15日凌晨5時30分,迎著晨曦,岳塘區雙擁北路上的道路養護隊工人正在進行最后的掃尾工作。經過一晚上忙碌,雙擁北路兩處沉陷、破損全部修復完成。幾個小時后,煥然一新的道路迎來了工作日的早高峰。
道路養護是一項特殊工作,白天作業極易造成交通堵塞。“夜深人靜時才是我們最佳工作時間。”道路養護隊負責人介紹,為盡量減少對車輛通行的影響,市政維護處以“施工為民不擾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行“夜間施工”“雙休日作業”工作模式,不斷加大養護力度,提升工作實效。
道路修復不能一蹴而就,除日常巡邏及時掌握路面信息外,市政維護處積極受理市長熱線、市城管信息中心來電、110指揮中心及市民來電,緊盯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和多方聯動,加快交辦信息的流轉、處置、回復,推動問題整改落實落地。
4月份以來,湘潭市共實施瀝青砼面層修補5373平方米,疏浚排水管網19793米,維護、整修各類井蓋井座設施771個(座),維護人行道面積10849.56平方米,調整側平石1657.9米,改造無障礙通道口101個,修復或設置隔離墩2194個,有效確保了各路段“路平、水暢、井好”。
點評
城市道路維護是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道路坑洼、車輛擠占人行道等現象,不僅嚴重影響城市文明形象,也給市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道路修復不能一蹴而就,守護市民的“腳下安全”,需要這種“發現一處,修復一處”的長效管理機制和“施工為民不擾民”的為民服務精神。讓行人不“踩雷”,讓車輛不壓坑,看似是些“小細節”,卻關系著市民出行的“大民生”。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