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濟南市餐飲行業暫停堂食期間及恢復堂食后的經營情況,近期,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選取13家餐飲機構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暫停堂食期間,多數餐飲機構積極調整經營方式,但仍然存在一定虧損;恢復堂食后,餐飲機構期待中的“報復性消費”尚未出現,回歸正常水平仍需多方助力。
超八成餐飲機構暫停堂食期間采取“花式自救”
調研的13家餐飲機構中,暫停堂食期間僅有2家屬于全閉門停業,其余11家餐飲機構均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自救措施。
“成品外賣”為自救主流選擇。受訪餐飲機構中,有10家積極拓展外賣業務,一些大型酒店的外賣成品也打出了“親民價格”,薄利多銷、靠量盈利。同時,部分餐飲機構針對特定人群開展了“定制盒飯”外賣,效果較好。
“擺攤”自救模式呈多樣化。受訪餐飲機構中,有4家開始了“擺攤”模式,占比30.8%。各餐飲機構的“擺攤”模式各有不同,其中,擺賣“成品菜”或“特色菜”居多,也更受居民青睞。有的餐飲機構利用貨源優勢,開始擺賣蔬菜、肉蛋奶等原材料。有的餐飲機構主打“預制菜”“半成品食材”等進行擺攤。
“消費卡”打折預售爭取現金流。調研的全部餐飲機構中,有2家機構為爭取更多現金流,開始打折預售消費卡,占比15.4%。例如某連鎖鮮羊火鍋餐飲公司,推出了5個檔次的儲值卡,儲值額從600元-10000元不等,最高優惠率近7折,在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餐飲機構短期的現金流壓力。
由于房租、人工等費用較高,餐飲機構虧損壓力依然存在。調研結果顯示,13家餐飲機構中,虧損嚴重單位9家,占比69.2%。
恢復堂食后暫未出現“報復性消費”
調研的全部餐飲機構中,與暫停堂食前相比,在客流量方面選擇“明顯下滑”有10家,占比76.9%,選擇“沒什么變化”1家,占比7.7%,選擇“小幅增加”的2家,占比為15.4%。據歷下區一海鮮酒店反映,在暫停堂食前,該酒店幾乎天天爆滿,但現在的上客率僅維持在60%左右。據市中區一家燒烤店店主反映,與暫停堂食前相比,恢復堂食后每天的營業額減少近50%,客人三三兩兩多、多人聚餐少。歷下區一家餐飲機構負責人反映,近期客流量減少,員工返崗率已過八成,經營成本基本未減,但利潤下滑明顯。
調研發現,許多市民沒有進行“報復性消費”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疫情恐懼心理仍未完全破除。消費者張先生表示,目前已習慣了“兩點一線”的生活,到人員聚集地方,還是有所擔心;二是受疫情影響,一些消費者對未來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消費心理更趨謹慎;三是因疫情防控需要,到店消費需出示個人有關信息,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餐飲消費意愿。
調研中,餐飲機構從業者期待加強對海鮮市場、農貿市場等售賣產品、場所環境的抽樣檢測,確保存儲和流通安全;進一步嚴格進口食物特別是進口海產品的檢驗檢疫管理,強化源頭控制,希望客流重回正規、實現“滿血復活”。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