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廣州市白云區獲悉,2022年以來,該區積極創新消費糾紛化解機制,拓寬消費者維權之路,創建公平消費環境,以更多元化方式向消費者提供維權服務,將消費糾紛第一時間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提高消費維權效能。
據統計,2022年,白云區市場監管局(含消委會)處理消費投訴舉報咨詢工單23.40萬件,工單處理量位居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第二、全區各部門第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906.93萬元。
(資料圖片)
把暢通消費渠道做強,把優化消費環境做實
去年以來,白云區市場監管局不僅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規范和整頓市場經營秩序,優化營商環境,還積極拓寬消費者維權之路,持續開展ODR企業、消費維權站建設,在全區范圍內設置了198家消費維權服務站,為7家企業開通全國12315線上解決平臺,為兩家企業開通“綠色通道”處理機制;共發展放心消費“雙承諾”單位357家。
白云區市場監管局還積極嘗試“互聯網+監管”的智慧監管模式,先后和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淘寶、美團等線上大型龍頭企業達成監管戰略合作協議,在數據共享、舉證協辦、打假機制、快速處理消費投訴舉報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合作,為新業態的消費維權監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及應對措施。
維權服務多元化,挽回損失超1900萬元
伴隨著消費維權渠道的建立和完善,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白云區市場監管局也以更多元化方式向消費者提供維權服務,將消費糾紛第一時間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提高消費維權效能。
此前,白云區消委會收到12345平臺反映,市民張先生在某網絡平臺購買了某產品,拆開包裝盒發現貨不對板,要求退貨,商家以“拆開外包裝影響二次銷售,拒不退貨”為由拒絕。
經查明,上述被投訴商家存在發錯貨現象,包裝盒里的產品確實并非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且“拆開外包裝影響二次銷售,拒不退貨”屬于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格式條款,經調解,商家同意退款。
據統計,2022年,白云區市場監管局(含消委會)處理消費投訴舉報咨詢工單23.40萬件,日均處理量高達600余件,工單處理量位居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第二、全區各部門第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906.93萬元。
嚴打侵權假冒違法行為,護航白云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2022年,白云區全年查獲制售假案件795宗,涉案總貨值超9億元。“通過多部門各鎮街常態化聯防聯動模式,白云區假冒偽劣產品顯著減少,消費產品流通市場得到有效凈化,消費者放心購買的需求有了更好的保障。”白云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區市場監管局和微信品牌保護團隊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框架協議,聯手打擊直播售假,累計封停涉假微信號已超2800個。同時,聯動阿里巴巴推出白云美灣知名品牌涉淘寶網平臺侵權處理綠色通道,為區內重點化妝品企業處理淘寶平臺侵權線索40余條。
白云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該局將以系統思維繼續推進品牌保護和品質提升工作,全力維護優質企業合法權益,打造重品質、重創新的白云產品新形象,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更優的消費環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湯南 通訊員:全碧芳、云市監宣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