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日訊!廣州全市176個鎮(街)實現AED設備全覆蓋

2023-03-15 10:46:43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日前,隨著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安裝落地,全市176個鎮(街)實現了AED設備全覆蓋。與此同時,善暖社區“救”在身邊項目執行團隊同步開展了首輪接收單位人員培訓工作,有效提升了社區急救能力。

AED是可供非專業人員使用的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如果在心臟驟停發生后最初的3至5分鐘及時搶救,生存率可高達70%以上。因此,AED素有“救命神器”之稱。當遇到身邊有人突然無接觸倒地,經判斷已失去意識和自主呼吸的時候,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對其使用AED。


(資料圖片)

今年年初,一名剛剛“陽康”的男乘客在廣州地鐵一號線公園前站車站通道突發心梗而暈倒,兩名醫生乘客與地鐵工作人員緊急救援,歷時38分鐘使用AED進行5次除顫,最終將該男乘客搶救了回來。

集中培訓,急救能手在身邊

為更好保障轄區居民生命安全,提升社區急救能力,去年9月,“善暖社區‘救’在身邊”AED捐贈項目在第七個“中華慈善日”活動暨“羊城慈善月”啟動儀式上正式啟動。項目由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市慈善會、廣東省藍態幸福文化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協辦,向全市176個鎮(街)各捐贈一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設備在各個社區的安裝落地,僅僅是“善暖社區‘救’在身邊”AED捐贈項目的第一步。為了實現更高效率的社區急救,讓設備真正幫到有需要的人,項目組還在每個社區開展集中培訓工作,為社區培訓專屬急救員,助力實現“救”在身邊。截至2月,項目組織528人次志愿者開展培訓176場、3000余人次。

新修訂的《廣州市社會急救醫療管理條例》提出,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公眾急救活動,個人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學校、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和單位應當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

廣州市慈善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廣州市慈善會將聯合更多機構,廣泛發動動員社會慈善愛心力量,支持在社區等配置更多AED,為健全城市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提升基層應對風險能力貢獻慈善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通訊員 李國全、王夢華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