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孫一方使用電腦構建庫存管理。
近日,記者在廣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南中高速智慧梁場看到,8條環形生產線運作著,一條條鋼筋經過半成品加工區、鋼筋綁扎區、澆筑區、蒸汽養生區和張拉區,“變身”為一片片小箱梁,再運送到南中高速施工現場,成為橋梁的一部分。
拿著水平尺和裝著小箱梁詳細設計圖紙的公文包,南中高速項目TJ07合同段技術主管孫一方,從組成小箱梁基本骨架的原材料——鋼筋開始,為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成品“把好關”。
孫一方對不同種類的鋼筋半成品進行抽檢。
“我們先對不同種類的鋼筋半成品進行抽檢,隨后,對胎架上經綁扎后的底腹板和頂板鋼筋的鋼筋間距、型號尺寸進行檢查,合格率均超過90%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孫一方告訴記者,廣州交投集團引入智能數控設備加工鋼筋,不僅實現標準化生產,還將鋼筋的加工精度提升到毫米級。隨后,經檢驗合格后的底腹板和頂板鋼筋骨架會被吊至液壓鋼模板內。入模前,孫一方會使用水平尺和鋼尺對液壓鋼模板楔形塊、防錯臺等進行嚴格的檢查;入模后,他也會對它的入模安裝及梁長尺寸等進行仔細的檢查。這時,他的工具也會“升級”:“有時會用5米卷尺、有時會用50米卷尺。”
孫一方進行半成品間距定位檢查。
在確認尺寸無誤后,孫一方通知工人澆筑混凝土,并對關鍵性工序(如振搗、拉毛、收面等)進行“監工”,隨時準備解決工人們遇到的問題,全方位保障成品質量。在達到要求后,這片構件將會被底膜臺車載著、送去蒸汽養生室進行養生工序。
經過養生的鋼筋混凝土在張拉壓漿后,最終成為一片擁有編號的小箱梁,運往儲梁場等待調用。通過存量運輸管理系統,孫一方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出每一片小箱梁的位置并指導車輛進行運輸:“需要哪片就用系統搜一下,每片梁的編號就像是它們的‘身份證’。”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盧夢謙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高鶴濤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