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快訊】廣州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丨大項目大平臺共謀高質量發展

2023-03-01 18:29:43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2月23日,廣州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走進花都區、白云區,圍繞“大項目大平臺”主題,感受花都區和白云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大項目并駕齊驅 助推文旅產業、空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聚焦高品質文旅供給、抓好省級重點文化旅游項目,這對于廣東省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奮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省具有重要意義。

花都區九龍湖的“灣區·中旅世界”項目,山環水抱,以“三大園區、十大建筑”為載體,重點打造中心小鎮(C區)及歐洲小鎮、藝術聚落(F區)、伴山美地(B區)、國王酒店和山頂娛樂、集散中心六大產品體系,可新建及運營面積約80萬平方米,總投資逾150億。項目副總經理邵雨茜表示:“這里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是我們選擇落戶花都的原因。”

九龍湖“灣區·中旅世界”項目

“隨著時代發展,旅游產業正在經歷迭代升級,市民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已經從‘流水線’式的景點觀光往度假生活方向轉變,我們認為這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邵雨茜表示,該項目引入知名生活方式品牌合作開發和運營,將全力打造融自然、度假、文化藝術、潮流商業于一體的高品質、有內容、有溫度的生活方式目的地。

大項目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的支撐。在廣東省廣州市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四指廊項目現場,伴隨著飛機起降的轟鳴聲,建設者們在工作崗位上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開展施工作業,各項建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總投資537.7億元,計劃于2025年建成投產。計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東四西四指廊建成投產;T3航站樓主體結構、鋼結構、幕墻實現開工目標,主體結構完成80%;交通中心完成樁基礎工程、主體結構開工;飛行區實現道面工程開工,完成東飛行區土石方工程。

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四指廊項目現場

“T3航站樓也有多個軌道交通,包括廣河高鐵、穗莞深城際鐵路等都會引入,未來T3航站樓將是白云機場集‘空’‘路’‘鐵’一體的交通綜合體,實現與廣州中心城區30分鐘通達,與珠三角各城市60分鐘通達,形成‘3060’交通圈。”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建設指揮部前期工作部副部長盧光兆介紹,該項工程完工后,白云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達1.2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380萬噸;終端旅客吞吐能力達1.4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600萬噸,客貨吞吐規模將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對加快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提升國際樞紐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完善全省“3+4+8”運輸機場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大平臺提級賦能 推動科研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通達電氣的SMT貼片加工生產車間,11條自動化高速貼片機生產線正有序作業中。經過生產工藝的更新改進,目前該車間貼裝生產效率是傳統直插生產工藝的五倍,車間人員數量只需原來的四分之一。

通達電氣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

廣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廣州民營科技園(以下簡稱“廣州民科園”)內,是國內主流客車生產廠商電氣產品的主要供應商。該公司董事長助理邢冬曉表示:“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和人才梯隊培養,樹立企業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據介紹,該企業積極推動智能網聯、網絡安全與智慧交通的融合發展,打造“人、車、路、云”一體化協同,致力于廣州的智慧城市建設。

除了工業生產領域,科研領域也是廣州民科園出新出彩的重點領域。“我們重在解決國產高端裝備及工藝被卡脖子的問題,目前已開展了5個項目的研究工作,2023年計劃新開展6個項目的研究工作。”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朱昆表示,“從企業的需求出發開展相應的科研,有的放矢,這有利于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

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是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學優勢學科資源和廣東省激光產業資源,通過構建原始創新、關鍵技術創新、系統集成創新、工程化研發與轉移轉化完整創新價值鏈,努力打造成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融科技創新、人才聚集、服務支撐、產業培育、企業孵化為一體的綜合型研究和創新中心之一。

像通達電氣這樣的明星企業、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在廣州民科園還有很多。廣州民科園是“一園兩城三都四區”重大發展平臺和“6+6”現代產業集群的代表,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為代表的特色產業以及以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導產業。

廣州民科園

廣州民科園管委會副主任吳文剛表示,今年,廣州民營科技園努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帶動營業收入、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突破2000億元和700億元,打造“以創新型民營經濟為主體、先進制造業為主業”的現代化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園區。

吳文剛介紹,在園內超過5200家企業的帶動下,園區以占白云區0.7%的土地面積貢獻了57%的工業產值,2022年營業收入突破1700億元、增長13%;園區集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0家,博士后工作站8個,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9所,制定標準300項,專利數10650項。

打造大平臺,承載大項目,培育大產業,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格局。當前,廣州搶抓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切實加強統籌協調,科學配置要素資源,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凝聚各方智慧,同心向前,一步一腳印,奮力打造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文/圖 袁世杰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