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生物島實驗室在廣州創新體系及科研體制機制創新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12月23日,在廣州“搶機遇 拼經濟 抓發展”主題發布會之生物島實驗室建設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科技局一級調研員(市管)王洪成回應記者提問。
他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廣州堅持以“四個面向”戰略方向為引領,構建起“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創新體系,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如今,“廣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三年居第2位;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10位,國內城市排名居第4位。可燃冰試采創造“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水下機器人亮相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新冠疫苗、特效藥、疫苗效果評估、檢驗檢測等領域科研進展顯著;新型顯示材料、深海潛航器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生物島實驗室作為我市首家掛牌成立的省實驗室,是‘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王洪成說道。
自成立至今,生物島實驗室引進了由中科院徐濤院士領銜的科研人員累計高達1500人(含院士12人),獲批國家、省、市級縱向項目77項,獲批科研經費3.6億元,論文影響力(CNCI)和ESI高被引論文在首批廣東省實驗室中排名第一,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了多項抗疫成果,圓滿完成三年建設任務,在省政府組織的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在支撐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生物島實驗室優化整合力量,加快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和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培養高價值專利,與本地頭部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產業轉化中心,并參與孵化了4家估值超億元的企業,助力更多科學家實現科研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化規模化應用。生物島實驗室同時也是廣州實驗室的核心組建單位之一,為廣州實驗室的掛牌成立和實體化運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特別談到,在科研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生物島實驗室作為無行政級別、無固定編制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一直勇于進取、開拓創新,是廣州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試驗田之一。“自2017年成立以來,生物島實驗室建立了完整、規范的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依章程和制度自主管理,積極開展自主立項,多措并舉推動青年科學家掛帥,聚焦產業聯合企業共同攻關,并在科研項目管理中探索舉薦制、總師制、揭榜掛帥制等,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探索包干制和科技經費負面清單制等,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推廣的經驗,為廣州的新型科研機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