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2月12日,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管的琶洲方艙醫院D19艙正式關艙。自11月9日組建醫療隊接管D19艙以來,醫院先后派出366人(其中黨員139名)參加方艙各項工作,34天累計收治患者6194人,平均住院日8天。其中年齡最大者87歲,最小的僅9個月。
中藥使用率超過98%
(相關資料圖)
以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組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為代表的中醫專家團隊,結合支援多地抗疫的臨床實踐經驗,以及目前廣東省的氣候、季節和人群的特點,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為指導,牽頭制定了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中醫方案,針對兒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體質特征,擬定三種協定方,其中兒童采用健兒解毒方,成人采用加減銀翹散,老年人采用扶正解毒方,方艙開設期間共發放中藥5.1萬劑,實現中藥治療人群全覆蓋,中藥使用率超過98%,顯著緩解不同人群咳嗽、咽痛、發燒、肌肉酸痛、便秘、胃口差、失眠等癥狀,有效阻斷病情進展,促進核酸轉陰。
中醫好搭檔:特色療法+中藥內治
在D19艙,中醫特色療法與中藥內治組合成最佳搭檔,為患者保駕護航。
例行查房中,醫療隊隊員、二沙島醫院急診科陶蘭亭醫生發現患者潘女士臉色蒼白,神色痛苦。仔細詢問后,陶蘭亭考慮患者是由于婦科疾病引發的不適,需專科介入治療。隨即,醫療隊組織婦科專家進行會診,并調配相關藥物,同時聯系轉院事宜。
考慮到轉院需要時間,患者在陶蘭亭建議下接受了針刺治療,很快覺得腹部隱痛大有緩解。一連三天,陶蘭亭一上班就為潘女士進行針灸治療。第三天,潘女士自訴已恢復正常,頭暈癥狀也沒有了。
為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醫療隊還指導患者開展八段錦、經絡拍打操、呼吸操等養生功法,既可以給單調的方艙生活增加活力,也能讓人身心愉悅,調理臟腑氣血,強身健體。針對新冠患者的咽痛、咳嗽、胸悶、發熱、眠差等癥狀,護理隊員們運用了耳穴壓豆、皮內針、腕踝針、穴位按摩、經絡拍打等中醫療法,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為患者制作出艙路徑圖
艙內患者最關心的問題都是與出艙有關的。為此,醫療隊制作《醫患出艙路徑圖》,讓患者明晰出艙的流程,了解出艙進度,減輕患者對不確定性的焦慮,提高滿意度。并建立微信群,隨時對患者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此外,方艙內實行精細化分區,針對不同特點的病患,提供如何細致、高效的服務。方艙劃分為老人專區、家庭專區,男/女專區,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如為家庭區患者進行防氣管異物的知識講解,并演示宣教海姆立克法、宣教小兒高熱抗驚厥措施。在老年專區張貼安全警示,提高病患安全意識等。
34天,366名員工, 300余名志愿者,6194位患者,眾志成城,攜手抗疫。再見,D19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張靚雯、宋莉萍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