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志愿者梁修飛:街道志愿信息“捕捉雷達“

2022-11-24 09:28:54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除了是南部戰區總醫院(白云院區)的一名黨政工作人員,“95后”的梁修飛還是一個有著15年志愿服務經驗的“老志愿者”。


(資料圖片)

他既是一顆“志愿雷達”,混跡于多個群聊里,是求助信息的“捕捉能手”;又擔任白云區多條街道的“志愿中介”,街道村社一有需要,他就可以“接單”“派單”,利用積累的人脈資源廣泛發動志愿者響應。梁修飛本人,也是可以身兼數職的“多面手”,核酸檢測、電話流調、網格服務、應急救援……哪個崗位有需要,他都可以勝任。

2017年畢業后,一直在工作之余參與社會服務的梁修飛,創立了廣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務促進會并擔任會長,為想要參與志愿服務的中青年、農村地區老年人提供服務渠道,開展慰老等一系列志愿服務。目前,該協會已有5890名志愿者,累計服務40.5萬志愿時。如今,他還是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白云區青年志愿者協會執行會長。

2020年開始,防疫志愿服務就成為梁修飛的服務重點內容。近期,廣州面臨復雜嚴峻的疫情,在他和協會成員的發動下,10月15日以來已經有超450人次志愿者加入白云疫情防控工作中。

打造“志愿中轉站”:一有需要他“接單”

連日來,梁修飛每天早晨6點多起床,利用工作外的空閑時間投入到街道開展的核酸檢測工作中。

下班后,他就要開始組織招募第二天需要上崗的志愿者。“附近的街道或村里如果有支援防疫的需求,就會告訴我,然后我在各志愿者群或者線上平臺發起招募。”

梁修飛時常“混跡”于許多個街道群、志愿者群和互助群,第一時間留意街道或相關個人的求助信息,即時響應“接單”,除了親自上陣外,努力招募身邊的醫務人員、普通職工、大學生、退休人員等參與志愿服務。

梁修飛工作所在的京溪街目前共有24個核酸檢測點,按照每個點2名采樣志愿者配置,每天都需要至少48名志愿者。志愿者需求大,每名志愿者的時間不固定,所以每天都要重新招募。招募不夠的時候,街道也會另外發動其他工作人員參與。

“明天(23日)白沙村需要15個志愿者協助高風險區域上門檢測核酸,平沙村需要10個志愿者協助掃碼,黃石街需要3個志愿者參與流調,京溪街也需要6個志愿者。現在已經都落實好了。”22日下午5點半,梁修飛開心地告訴記者,當天進行得比較順利,提早完成了招募。

外企管理人員陳翠就被梁修飛發動來做了流調志愿者。11月21日以來,居家辦公的陳翠,休息時間在廣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務促進會的調配下,就地化身為志愿者在白水塘社區開展流調、社區核酸檢測、進出口查驗等防疫工作。

自10月份以來,陳翠下班后和周末有空的時間,一直在進行防疫志愿服務。沒有固定的崗位,掃核酸管碼、查看場所碼、電話流調人員排查……哪個崗位缺人她就自動補位。她常說:“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高結玲是一家農家樂的負責人,20日以來,在協會的發動下,她每天在白云區白沙村協助醫務人員上門為密接隔離人員開展核酸采集工作。

因為高結玲所在的檔口,還需要負責全村防疫工作人員的餐飲保障。為了讓辛苦的防疫人員吃得安心放心,每次送過去的飯菜,她都會加量打包,送上一份小小的慰藉。

招募培訓核酸采樣志愿者:八旬老人也來報名

近日,全省多個地市招募核酸采樣志愿者。這幾天,梁修飛所在的群里也有很多響應招募的志愿者,以中青年為主。

“有一位農村老奶奶,前期參加過幾次疫苗接種點的志愿服務,最近一直和我們說也想來參與服務。考慮到她畢竟已經80多歲了,能做的東西不多,我們就沒讓她參加。”

梁修飛說,此輪疫情發生以來,有許多像這位老奶奶一樣的老年人也想出點力,加入志愿服務的行列中。出于疫情復雜性和健康保護的考慮,這次他們沒有讓60歲以上的長者參與防疫工作。

對中青年志愿者來說,要成為合格的核酸采樣志愿者,也需要經過規范培訓和考核后再上崗。上完半天的線上課程,志愿者們還需要參加醫院組織的實踐培訓和考核,通過后可獲得結業證明。

“今天我們就組織了一批30人的志愿者隊伍參加核酸采樣的考核,成功通過后,明天他們就能就近在所在社區進行服務了。”梁修飛說。也有不少民營醫院、社區醫院動員醫護人員就地轉為核酸志愿者,補充核酸采樣人員缺口。

11月20日,參與了網格服務的志愿者黃寶陵剛結束隔離,第二天便在協會的發動下,參與白云區鶴龍街核酸采樣志愿服務培訓,并通過考核。

作為廣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務促進會均禾街志愿服務分隊的隊長,黃寶陵一直在協會的統籌下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11月22日,她在白云區平沙村招募了12名志愿者,協助醫務人員開展核酸檢測服務。

雨聲淅淅瀝瀝,在核酸檢測點進出口處,黃寶陵溫馨提示排隊的市民:“雨天路滑,注意安全,戴好口罩,做完核酸不逗留,不聚集,迅速回家。”

心聲:

志愿者要合理保護好自己,希望更多心理咨詢師加入隊伍

有備才可無患。為應對管控區內臨時醫療點可能出現人手不足處理不過來的情況,梁修飛和相關協會、單位還推動成立了一支由14名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研究生組成的醫療志愿者團隊。

面向白云區,這支隊伍目前已處于備戰狀態。“哪里有需要,就可以撥打志愿者電話,我們將提供線上支持。”梁修飛說。

志愿者工作,有時也會遇到一些無奈。梁修飛也偶爾遇到村內居民“沖卡”的問題。經過志愿者的耐心勸導,大部分抱著“就想試一試能不能出去”想法的居民也能表示理解。他也時常叮囑志愿者,一定要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參與志愿服務。如果遇到沖突,需要及時找到街道、網格的工作人員前來協助處理。

“我能理解居民們居家時間長后產生的煩悶情緒,所以盡量安撫大家的情緒,大家共克時艱,才能讓疫情早日結束。”梁修飛坦言,他也希望有更多心理咨詢師或是有心理教育背景的人士,加入防疫志愿服務中來,為市民和防疫工作者提供心理支持。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姝泓

圖/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