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聽說你們急需人手,我今天特意向單位請假過來支援。”黨員志愿者林才淳穿上防護服,隨即投入到核酸檢測現場的掃碼工作。11月5日,黃埔區黃埔街新溪村部分區域實施臨時管控,黃埔街社工服務站迅速響應街道疫情防控要求,在提前組建好的防疫志愿者群中發布招募信息,協助緊急招募流調志愿者。不到1個小時,微信群內就有13名志愿者接龍報名。
↑黨員志愿者林才淳協助核酸點掃碼工作
近期,面對廣州嚴峻的疫情形勢,廣州市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黃埔街社工服務站依托廣州公益“時間銀行”,以“社工+志愿者”模式全力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通過提前儲備防疫志愿力量、前置培訓、組織協調社區資源等方式,匯聚起社區防疫志愿服務力量,快速響應社區疫情防控服務需求。10月至今,黃埔街社工服務站累計調動220人次志愿者,服務時數到達1232.5小時。
【資料圖】
關鍵時刻1小時組隊,志愿者招募效率神速
黃埔街社工站負責人表示:“志愿者能這樣迅速響應社區防疫工作,離不開社工站日常防疫志愿力量的儲備與培育。”
2021年6月起,黃埔街社工服務站就開始著手組建防疫志愿服務隊,參與社區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流調排查、兜底人群電訪等志愿服務,目前志愿服務隊已有628人。
社工站根據不同類型的防疫服務,建立防疫小分隊并組建了群組,收到街道或社區的防疫服務需求就迅速在相應的群組內招募志愿者。
此外,社工站還對志愿者進行梯隊管理,第一梯隊是防疫服務經驗較為豐富的骨干志愿者,第二梯隊則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包括附近的社區居民。在日常服務中,通過“以老帶新”的模式,由第一梯隊的資深志愿者“搭檔”新加入志愿者一起參與服務。
↑“友鄰友愛”長者電訪志愿者陳惠平參與電訪服務
“比如本輪疫情中第一時間報名參與黨員志愿者林才淳就是第一梯隊的骨干志愿者,平日里就經常參與社區開展的核酸檢測等防疫志愿服務,所以這一次,我們收到緊急的防疫工作任務,第一時間就聯系了他。”
“我們公司就在附近,我可以動員同事們過來支援。”11月10日晚上,看到社工站的防疫志愿者招募信息后,一家口腔醫院的員工盧永杰隨即在工作群內發動同事支援單位所在地黃埔花園的核酸檢測志愿服務。
同樣位于黃埔花園附近的一家培訓中心在收到招募信息后也伸出援手,組織員工到社區協助核酸檢測的掃碼、維持秩序等工作,而黃埔區志愿者協會、善城基金會等愛心組織則為防疫一線的志愿者們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這些愛心組織單位之所以能迅速“動起來”,主要得益于日常社區慈善公益活動的合作與聯動。
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
“梁叔您好,我們是志愿者,您最近身體狀況怎么樣吖?”“黃婆婆,您要注意防護,記得按時到社區核酸檢測點驗核酸。”近期,“友鄰友愛”長者電訪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在社工站的組織下,加強了轄區內特殊困難群體的電訪問候,細心了解他們在疫情之下的生活情況和服務需求。
這批電訪志愿者都是已經退休的“老街坊”,有個別志愿者還是“70后”,比如骨干志愿者陳惠平、梁燕冰,雖然均已年過七旬,但每次社工站開展電訪服務她們總是第一時間報名。
↑“友鄰友愛”長者電訪志愿者梁燕冰(右)電訪困難人群
除了長者志愿服務隊,黃埔街社工站還根據防疫志愿者來源、年齡、能力進行分類,并為其提供合適的防疫志愿服務崗位。目前,社工站已組建起4支社區志愿服務分隊,包括黨員志愿服務隊、學雷鋒志愿服務分隊、流調志愿服務隊、“友鄰友愛”電訪志愿服務隊。
黨員服務隊是主要協助社區核酸檢測服務;學雷鋒志愿服務分隊由13至17歲的青少年組成,在社工站前臺引導來訪人員進行測溫、掃碼、登記等防疫工作;18歲以上的青年志愿者則負責流調志愿服務隊,因為他們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和電腦操作能力,能夠迅速支援流調排查的工作。
黃埔街社工站負責人表示,在日常服務中,社工站還結合廣州市志愿者協會的線上培訓資源為社區志愿者們開展各類培訓課程,包括崗前培訓、防疫服務專題培訓、工作坊等。
經過前期培訓和團隊培育,這些志愿服務隊伍都能快速響應社區防疫服務的不同需求,各司其職、科學有序地投身社區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服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通訊員:梁穎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