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進入流感高發期 蚌埠市疾控中心發布重要提醒

2022-11-04 09:55:13    來源:蚌埠新聞網    

臨近年末,天氣轉涼,十一月早晚溫差較大,多種傳染病處于流行季節。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居民,要重點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水痘、人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預防。

目前全國多地出現本土疫情,波及范圍較廣,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公眾應持續提高警惕,加強個人防護,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和要求。

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區),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區);外出前要密切關注目的地疫情動態及當地防控政策,做好個人防護,返回居住地前及時主動向所在地社區(村)、單位報告。注意個人防護,乘電梯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進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時,應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室內常通風,與他人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疫情期間,少聚餐聚會,少走親訪友,少參加喜宴喪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外出就餐用公勺、公筷,盡量分餐食用。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配合政府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處置中的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做好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就醫過程中需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十一月也進入了流感高發期,流行性感冒俗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主要流行季節。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傳播,感染后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乏力、咽痛和咳嗽等癥狀。

疾控專家提醒,居民要格外注意手衛生,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腔,以防病毒侵入;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觸公共設施/物品后、打噴嚏后及時清洗雙手。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例患者,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增強自身抵抗力,每天進行至少2次以上自然通風,每次開窗通風15至30分鐘;加強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提高自身抵抗力。另外,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并發癥的風險,建議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高危人群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諾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腸炎最常見的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和快速的傳播能力,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場所容易發生暴發疫情。人群普遍易感,傳播途徑包括經食物傳播、經水傳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潛伏期為1天左右,感染后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和惡心等,其中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以腹瀉為主。疾控專家提醒,要注意手衛生,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最便捷、有效的措施。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用洗手液和流動清水至少洗手20秒,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凈,貝類等海產品要徹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等。

進入秋冬,人禽流感也進入了活躍期,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主要為H5N1、H9N2、H7N9,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主要感染來源是接觸染毒的活禽或去過受污染的活禽市場。患者初期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氣短,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全身癥狀。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3至7天出現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專家提醒,要避免接觸活禽,前往活禽交易場所做好個人防護,接觸活禽之后需要徹底清潔雙手。盡量不要購買活禽,在正規市場采購經檢疫合格的冷鮮禽,不采購、烹飪、食用來源不明的禽類或病死禽。處理禽類時注意個人防護。可佩戴口罩、手套等,清理后盡快清洗雙手,在加工禽類過程中使用的刀具餐具等要生熟分開,另外禽類要徹底煮熟后食用。

出現可疑癥狀及時就醫。禽類相關職業人群(宰殺、銷售、運輸禽類等人員)如出現發熱、肺炎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并應告知醫務人員禽類接觸史。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