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從華南國家植物園獲悉,通過系統評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對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氮收支的影響,研究組發現“林下氮添加”這種控制實驗方法,低估了大氣氮沉降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
全球大氣氮沉降的熱點區域,雖已由溫帶地區轉移到熱帶和亞熱帶區域,但該區域森林生態系統是否都達到氮飽和狀態仍不清楚。而且模擬大氣氮沉降的方式,普遍采用“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實驗方法,由于沒考慮森林冠層的截留、吸收和淋溶等過程,相關的研究結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通過系統評估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對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氮收支的影響
為明晰相關研究結果,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被與景觀生態學研究組,依托廣東省英德市石門臺自然保護區“林冠和林下模擬氮沉降”野外實驗平臺,系統評估了林冠和林下氮添加對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氮收支的影響。研究發現,6年連續氮添加,并沒有使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達到氮飽和狀態。
據了解,添加的氮素主要被森林植被所吸收,相比于對照,氮添加處理使植被氮庫增加了120-412%。植物主要通過增加器官的氮濃度吸收添加的氮素,而并沒有改變生物量水平。
研究人員表示,由于沒有考慮森林林冠對氮素的直接吸收以及再分配,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實驗方法,低估了大氣氮沉降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未來需要更多的林冠模擬氮添加的控制實驗方式,以準確評估大氣氮沉降對不同氣候區域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
該研究得到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相關的研究結果已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總體環境科學)》上。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嵐 通訊員:周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