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慢性肝病,特別是肝纖維化、重度乙肝或丙肝、急性或慢性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均是消耗性疾病,易造成營養不良,主要表現為身體消瘦、全身乏力、多次受到感染、體重下降、反反復復出現腹水等,所以醫生建議夜間加餐,但一定要合理加餐。
為什么肝病患者需夜間加餐?
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必需的3大營養,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主要從食物中獲取,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所提供的能量需占到總能量的60%~70%。沒有被利用的葡萄糖轉化成糖原儲存,一般儲存在骨骼肌以及肝臟,等身體需要時再發揮其作用。慢性肝病患者糖原合成減少,糖原儲存量也有所減少,所以易出現饑餓感。當出現饑餓時會通過分解蛋白質和脂肪的方式滿足能量需求,增加肝臟承受的負擔,阻礙肝細胞再生和修復。肝病患者夜間加餐能避免體內缺乏能量,減少蛋白質和脂肪分解,減輕肝臟負擔。
肝病患者該如何加餐?
1、加餐的時間
一般睡覺前30~60分鐘內加餐,若19點左右吃完晚餐,那么加餐需安排在21:00~22:30,因為經過3個小時左右肝臟中儲存的糖原大多數被分解完。
2、加餐的食物
夜晚加餐熱量應達到200千卡左右,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也可以添加適當的支鏈氨基酸或優質蛋白質;如果出現臉色晦暗、全身乏力等,還需適當的增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攝入。低脂或脫脂牛奶、純酸奶、藕粉或豆奶、饅頭和面條等均可以當做加餐食物。無肝性腦病者無需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如果合并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那么需調整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用量。值得提醒的是,每一個患者的病情、耐受程度不一樣,加餐食物選擇、加餐量以及時間等還需結合自身情況,必要時咨詢專業醫生。
溫馨提示
肝病患者想讓夜間加餐起到一定的效果,前提是科學規范治療,比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應遠離酒、肝炎患者需控制好肝炎病毒等,這樣才能發揮夜間加餐的作用。通過夜間加餐能讓相關指標穩定,促使肝腹水消退,降低腹腔感染風險,同時也能促使轉氨酶水平下降、黃疸消退等。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