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姐”的西藏情懷

2022-10-25 09:48:00    來源:湘潭在線    


(資料圖片)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艷霞

8月8日,騎行39天后,57歲的湘鄉“娟姐”劉娟蘭終于從湘潭順利抵達拉薩布達拉宮。這是她第三次遠赴西藏。她說,三次西行,皆因熱愛!

“娟姐”喜愛戶外和旅游。還記得2015年5月,“娟姐”第一次西藏之行,是被那里絕美的風景吸引。她和長株潭三地30名山友沿318線自駕去西藏。這一行,她被藍天白云下與美景極度不符的垃圾所震撼。旅行結束后,她心里留下一個執念——再去西藏,一定要去做點什么。

退休第二年的2021年3月,當“娟姐”獲得到美麗公約西藏林芝魯朗志愿者基地參加志愿工作的機會時,她毅然放棄了返聘機會,去西藏從事文明旅游志愿服務工作。在這里,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暴雪冰雹,她忍受著高反和嚴重感冒,在西藏撿拾垃圾,傳遞藍絲帶,宣傳文明旅游理念。兩個月的基地工作結束后,她又踏上了徒步西藏的征程。她在西藏徒步并沿途撿拾垃圾,兩個多月后,抵達新疆。

“自駕太快,徒步太慢!”兩赴西藏的“娟姐”總覺得,對于西藏還有遺憾。今年7月1日,她和四名騎友踏上了第三次西行之路。這一次,她們騎行39天3600公里,前半個月從湖南、湖北騎行到重慶,后面20多天都在藏區騎行,沿途體驗了不同的原生態藏族風情,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熱情。

“她們的熱情和無私幫助讓我很感動。”“娟姐”說,沿路表達祝福的藏語“扎西德勒”一直伴隨著她們。記得去西藏的第30天,騎行在海拔4676米的斜嘎拉山埡口,在藍天白云之下,她遠望雪山,寒風獵獵,心都要跟著飛起來了。騎行10多公里后,卻遭遇到G317上著名的“逆風”,下坡也需要踩,慢慢地,她只覺自行車開始搖擺,輪胎“罷工”了。失落沮喪時,是當地村干部騎摩托車跑了很多地方,氣喘吁吁給她送來打氣筒打氣。一路上,輪胎反復漏氣,當地善良的藏民沿途給她的車輪打氣,帶給她感動,給她騎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騎行是最鍛煉毅力的方式。”“娟姐”說,騎行路上,有時候晚上嚴重睡眠不足,第二天還得騎行一百余公里,整個人迷迷糊糊,很吃力。在翻越武陵山脈的一天中午,她頭頂烈日,路面熱浪反射,陽光簡直要把她烤熟了,她實在難以堅持。休息調整后,她靠意志繼續堅持前行。翻過埡口進入一個叫陳家河的小鎮,大風起,一場大雨不約而至,暑熱褪去,她的活力也跟著回來,上坡下坡不再害怕,速度也快了起來。“原來騎行也像人生,挺過去了,會有一段很長的坦途。”騎行途中,她欣賞了美景,也領悟了人生。

“自駕來去匆匆,只覺得西藏美,卻沒有深入體會;徒步西藏,走得很慢,視野不開闊,見到的風景和人都有限;去西藏,騎行剛剛好!”“娟姐”說,三次西藏之行,豐富了她的人生閱歷,深深為祖國的美麗富饒、繁榮昌盛而驕傲自豪。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