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洋網訊 依托數字政府的建設,廣州建成全國首個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平臺匯聚了城市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聯感知數據,是城市的‘三維數字底座’和最重要的數字城市基礎設施。”8月25日,在《廣州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保森介紹,未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以CIM基礎平臺為支撐,從三個方面扎實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全面賦能城市治理。
首先是完善基礎平臺、拓展“CIM+”應用場景。據《關于推進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拓展應用的工作方案》,廣州正持續不斷在住建、交通、水務、城管、應急、公安等領域推動CIM基礎平臺的應用。在住建領域,將重點圍繞工程項目管理、建筑業行業管理、住房管理、公共設施管理、鄉鎮建設、城市更新、城市體檢、政務服務八大特色業務場景,推進業務一體化、智能化及協同化應用。
同時,廣州以CIM平臺支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王保森介紹,依托CIM平臺提升業務協同能力,廣州已初步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個階段的三維數字化輔助報審,將傳統的二維審批模式逐漸拓展到三維智能化審批,并試行開展住宅建筑工程三維機器輔助設計的技術審查。對于社會投資類附帶設計方案的公開出讓用地工業項目,可同時辦理用地、規劃、施工等多個事項并聯審批,提高審批效率,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此外,廣州將以CIM平臺支撐住房管理智慧化水平提升,強化為民服務能力。“CIM平臺對智慧城市建設形成有力支撐,從而讓城市的建設以及運行更加智慧。”王保森說,比如在住房管理方面,將推動地、樓、房、人一體化管理,老百姓買房時可以通過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BIM實現虛擬看房,直觀了解房屋戶型甚至質量情況,買房更加便捷放心。基于CIM平臺的智慧社區和智慧物業也將為居民居住環境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王保森透露,通過推動基于CIM平臺的“數字住保”系統建設,市住建局將搭建全市統一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務平臺。系統建成后,政府將實現住房保障規劃計劃、申請審核、輪候分配、配后監管等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和服務,為新市民、青年人、高層次人才等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住房保障服務,達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