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龍津東路站到了!食早餐,去西關,荔灣真系冇得彈,食到手指郁,食到眼碌碌!”快到龍津東路時,除了普通報站外,8路車上粵劇形式的報站吸引了許多乘客關注。
6月8日,廣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聯合粵劇藝術博物館打造全國首條“粵劇文化主題公交”——8路線,通過公交車這一流動的城市窗口融合粵劇文化,助力非遺走入街巷、老城市迸發新活力。
公交+粵劇,來場沉浸式體驗
6月8日,在粵劇藝術博物館,一紅一綠兩輛穿著“粵劇戲服”主題公交車十分醒目。記者看到,主題車的車身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的圖案為主要外觀,并以生、旦、凈、末、丑等卡通版粵劇角色文化生動裝點。
登上主題公交車,車內天花、宣傳燈箱等全方位進行粵劇介紹,車廂LCD屏幕滾動播放經典粵劇片段;同時,一汽巴士和粵劇藝術博物館精心挑選了10位名家的名曲,市民乘客只需掃一掃車廂內的二維碼,即可品味經典粵劇。
特別的是,主題公交車還采用粵劇唱腔與沿線站點特色相結合進行公交報站。“想通過獨具創意的粵劇唱腔語音報站,留住市民情感和文化記憶中的‘鄉音’。”一汽巴士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粵劇文化主題公交”啟動活動現場,有不少粵劇發燒友前來搭乘體驗,居住在泮塘附近的劉姨是一名粵劇愛好者:“我家里人對粵劇的喜歡可以說達到一種癡迷的程度,我小的時候,父母經常用收音機聽粵劇,有時會不由自主地哼上幾句。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從小就和粵劇結緣。”
一汽巴士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公交車打造為新式國潮粵劇展示移動傳播平臺,希望能讓更多市民耳濡目染,喜歡上這一傳統文化,感悟羊城傳統文化魅力,真正讓粵劇傳承開去。
“下一步,將開設‘欣賞粵劇魅力,領略生態魅力’專線,通過定制包車的形式將粵劇愛好者定點接送至各大曲藝社、生態公園,將公交車打造成流動粵劇文化展示舞臺。并且,不定期與線路周邊學校開展共建研學活動,通過富有特色的流動粵劇課堂,引導學生了解粵劇,促進粵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該負責人稱。
歷史悠久的經典線路,充滿友愛與煙火氣
為何選擇8路線打造粵劇文化主題公交?該負責人介紹,作為廣州歷史悠久的公交線路之一,8路線一直是老城交通動脈,現從泮塘總站至逸景翠園總站,連接荔灣、越秀、海珠三個中心城區,途經荔枝灣、西關、“石室”教堂、海珠橋、大元帥府、濱江路、中山大學等廣州歷史街區和地標,西關騎樓、珠江兩岸等美景盡收眼底,是了解廣府文化的經典線路。
“乘客上車即聽、上車即看,使粵劇在公交線路上‘活起來’,可以讓市民乘客沉浸式體驗博大精深的粵劇文化。”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8路線還是一條充滿“煙火氣”的公交線路,有許多中老年乘客,日常搭乘8路線去飲早茶、逛公園、行街市,成為他們的日常。友愛在車廂則融入這些煙火氣中。
“您好!請測溫。”友愛在車廂踏進第36年,車長們以“這廂有禮”的服務標準親切向上車乘客打招呼。
住在荔灣華貴路,每天乘坐8路線到海珠區珠江泳場附近理療的乘客胡叔,需要老伴張姨推動輪椅輔助出行。8路線車長們每次看到他們上車,都主動走出駕駛室,打開無障礙踏板,將輪椅推上公交車,還細心將輪椅固定好。當兩位老人到達目的地,車長們也會再次走出駕駛室,幫助兩位老人安全、順利下車。久而久之,幫助這對“老熟人”乘車,成了8路線車長們之間的一個默契而溫暖的“接力”。有公交車長表示,希望讓兩位老人家暖心出行,讓友愛充滿車廂。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盧夢謙 通訊員一汽巴士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高鶴濤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