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標準》),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獨立設置勞動課程,課程內容之一就是“烹飪與營養”。雖然距離《標準》執行還有一段時間,但不少家長開始給孩子張羅兒童廚具,導致電商平臺上兒童廚具驟然火爆起來。那么,網上熱銷的兒童廚具安全嗎?孩子學習廚藝前,要了解哪些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知識?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現象 兒童廚具驟然走紅,家長擔心安全性
記者在電商平臺以“兒童廚具”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有近兩萬件相關商品。除了一些塑料仿真廚具外,還有一些稱為“真煮”的兒童餐具,號稱“可以真正實現烹飪”,其中包含不粘鍋、鍋鏟、電磁爐、電飯煲、菜板、小刀等,甚至還有油瓶、漏勺、打蛋器等配件,宛若一個 “迷你廚房”。因餐具的搭配不同分為多種套餐,價格在60元至300元不等。
目前,我國并無兒童廚具標準,大多數的廚具都是遵循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QB/T 2174-2006《不銹鋼廚具》等標準,所謂的 “真煮 ”兒童廚具實際上就是普通意義上的廚具,只不過在尺碼上略小一些。
80后寶媽劉女士的女兒8歲了,每次看到大人在廚房里做飯都表現出濃厚興趣。架不住女兒的央求,劉女士花100多元給女兒購置了一套“真煮”兒童廚具。“買回來快一個月了,只使用了兩次。”劉女士解釋,這套兒童廚具炒菜時用的是明火,每次使用都得兩個大人看著,“她爸爸給她備菜,我在旁邊全程盯著指導,畢竟是使用明火,馬虎不得。”劉女士說,“真煮”兒童廚具要么使用明火要么通電,有一定安全隱患,家長必須全程看護指導,可能更適合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適合做淘米、打雞蛋、洗碗、澆花、剝豆子等既可以培養勞動技能又比較安全的家務活。
劉女士的觀點與許多買了兒童廚具的家長不謀而合,他們認為,“刀比較鋒利,容易割到手,沒敢給孩子用”“做飯時高溫容易燙傷”“不要讓孩子單獨操作”。
建議 學習烹飪技能前,需培養孩子食品安全觀念
《標準》指出,3至4年級學生要學會做涼拌菜、拼盤,學會蒸、煮的方法,如加熱饅頭、包子,煮雞蛋、水餃等;5至6年級學生要做2至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7至9年級學生要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至4道菜等。
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技師長、中國注冊營養師蔡華表示,學習烹飪技能前,需培養孩子食品安全觀念,讓他們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識:保持清潔、生熟分開、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比如,加工制備食物之前、制備食物過程中等都要洗手;餐具和廚具要清潔,用流動安全的水沖洗、晾干,并經常蒸煮消毒;洗碗布等使用后要及時徹底清洗,并經常更換。
生熟食物要分開。冰箱中的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生的肉、禽、蛋、海產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鮮袋、紙袋或適宜的容器裝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凍室底層??梢灾苯邮秤玫娜橹破?、熟肉制品、罐頭、飲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凍室的上層。加工食物的廚具、容器要生熟分開,使用后要分別清洗干凈。
食物要煮熟、燒透。烹調食物的溫度在70℃以上有助于保證食用安全。加工肉、禽、蛋、海產品等食物時要煮熟燒透,尤其是烤肉、肉餡、大塊的肉和整只雞等。如果用小火,需根據食物的烹調特點延長必要的時間,小火慢燉。熟食在室溫下放置,再食用要二次加熱;從冰箱里取出的隔夜熟食特別是剩飯剩菜,盡量不要食用,如果食用也要做到徹底加熱。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在5℃以下、60℃以上的條件下,大多數微生物可以減緩生長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長。在室溫下,熟食存放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熟食和易腐敗變質食品,應冷藏存放(5℃以下);烹調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如果把溫熱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致病菌可能會乘機大量繁殖,因此要待食物冷卻至室溫,加蓋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冰箱不是保險箱,無論是冷藏還是冷凍,食物都不要存放過久,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凍室的存放時間不要超過1個月,預包裝食品即使在保質期內最好也不要超過3個月。
提醒 食物多樣、合理膳食,這些營養知識也要掌握
“合理膳食是保證良好免疫力的物質基礎,長期規律地合理膳食,能滿足機體的健康需求。”蔡華提醒,孩子們在學習烹飪技能的同時,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營養知識。
比如,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蔡華建議,日常飲食中多選擇魚蝦類、蛋類、禽類、大豆類及其制品等蛋白質豐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肥肉、臘肉、肉腸等食物。幾種食物混合食用的時候,蛋白質利用率會得到提高,比如在面條里加個雞蛋或者幾片牛肉,在用大米或粗糧煮粥時加些紅豆、綠豆或黑豆等一起食用,在炒豆干時加點肉片或肉丁等。
攝入足量的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A參與人體免疫系統成熟的全過程,尤其是對呼吸道黏膜的健康有幫助。維生素A含量豐富且易獲得的食物是豬肝;西蘭花、菠菜、胡蘿卜等深綠色和紅黃色蔬菜中含類胡蘿卜素較多,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B族維生素能輔助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維生素B1和B6在肉類、蔬菜、谷物、豆類中含量豐富。維生素C對于維持機體正常抵抗力也至關重要,多存在于新鮮蔬菜、水果中,例如棗、獼猴桃、草莓、橙子、柚子等水果,甜椒、青椒、油菜薹、小白菜等蔬菜。
別忽略含鐵、鈣、鋅等礦物質的食物。動物肝臟、畜禽肉類、魚蝦類等都是鐵的良好食物來源,食物補鐵時建議葷素搭配食用,尤其是搭配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例如紅椒炒豬肝、青椒炒肉等。人體缺鈣會使免疫細胞活性下降、抗體分泌減少,兒童易發生反復感染。日常飲食中補充鈣質要優先選擇奶和奶制品,魚蝦、豆制品、芝麻等食物含鈣也較為豐富。鋅能控制免疫調節因子的分泌與產生,影響淋巴器官的發育和抗體的合成,鋅還參與核酸和蛋白質代謝,貝殼類海產品(牡蠣)、紅色肉類(牛肉、羊肉)等中鋅含量較為豐富。
◆加工制備食物前、制備食物中要洗手
◆處理食物的案板、刀具等要生熟分開使用
◆烹調食物要煮熟、燒透,尤其是大塊肉、整只雞等
◆室溫下熟食存放時間不超2小時;熟食和易腐敗變質食品冷藏在5℃以下;烹調好的食物食用前保持在60℃以上
◆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凍室的存放時間不超1個月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