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已過,天地萬物進入繁盛時期,風暖晝長、綠遍山野。夏季養生,應該怎么做?
夏季要注重養心
《黃帝內經·素問》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
中醫認為,立夏代表著一年中陽氣最盛時期的來臨。這個陽和中醫認為的心關系密切。夏季應于心臟,心氣長旺,容易發怒,要調整好情緒,以免氣血上沖,發泄陽氣,損傷心臟。
《黃帝內經》中稱心為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舍、生之本、神之變。心臟的陽氣對人體生命起著主宰作用,推動著血液循環,溫養著全身其他器官和系統,調節著水液代謝。因此,立夏要注重養心。
“夜臥早起,無厭于日。”進入夏季以后,晝漸長夜漸短,因此人應當適當減少睡眠時間,晚睡早起,以升發陽氣,達到養心的目的。
與冬天閉藏相反的是,夏季毛孔打開,所以可適當加大運動量,起到“散”“泄”的目的,加速體內邪氣、污濁之物的外排。
飲食宜清淡
立夏剛過,此時既有春末的潮濕,又有初夏的濕熱,加之溫度逐漸上升,人難免更易煩躁上火,影響食欲,故飲食應以清淡為宜,多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食辛甘厚膩之品。還可以泡一些陳皮、荷葉、佩蘭等芳香化濕之茶飲,有條件的可以佩戴香囊。此外,若素覺氣陰不足,可在天氣尚未炎熱之時吃一些酸性食物,如酸梅湯等。
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食療方:
黨參粥。取黨參1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將黨參切碎,放進溫水中浸泡兩小時撈出,與粳米同入砂鍋內加水煮成稀粥,以參爛粥稠、表面有粥油為宜,再加入紅糖即可。此粥可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但需注意,服粥期間,禁止服用藜蘆、五靈脂。
棗仁寧心湯。取酸棗仁30克,白茯苓30克,桂圓干10克,生姜3片,紅棗5枚,陳皮5克,豬瘦肉500克。將這些材料洗凈后一同放進煲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煲2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可。本品有養血補虛、寧心安神之功效。
沙參百合鴨湯。取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先將鴨肉洗凈后切小塊,百合洗凈,將鴨肉、百合與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煮熟后,加少許鹽、味精調味即可。此品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
夏季不可貪涼
立夏之后天氣逐漸炎熱,人們喜歡貪涼,長時間使用空調或風扇,但此時由于毛孔處于張開狀態,更易感受涼氣。因此,即使天氣炎熱,也應注意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或將空調調至適宜溫度,并且應注意適當開窗通風,增加空氣對流,呼吸新鮮空氣。
夏天炎熱,汗出較多,更覺咽干舌燥,此時應盡量避免飲用冰鎮飲料,以白開水或淡鹽水為宜。此外,由于溫度的升高,人體更易氣虛血熱,影響消化功能,因此飲食不宜過飽,以八分飽為宜,不給脾胃系統增加負擔。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