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請大家自覺排隊、保持一米距離......”村民按照現場工作人員、志愿者的指引有序排隊、測溫、掃碼、采樣。
村民馮叔說:“我們老人家不熟悉在手機生成核酸碼的操作,村幫我們制作了這個核酸碼卡,現很方便,我們驗核酸隨身戴著,去到哪里都可以用。”
近日,在廣州南沙大崗鎮廟貝村核酸采樣點,村民馮叔表示,工作人員為村里的老人準備了一個“小吊牌”,只需要掃一下,便能完成相關信息錄入。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有高齡老人等特殊群體來到采樣點時,志愿者們全程幫扶,助力采樣工作有序推進。每位老人胸前都掛著一個正反兩面均印有核酸檢測碼的吊牌,工作人員通過掃描吊牌完成掃碼工作,既方便,又提高了效率。
廟貝村相關負責人林嘉城表示,村委在籌備核酸檢測工作的時候,考慮到有大規模核酸篩查和常規采樣兩種方式,對于老年人非常的不方便,于是組織了黨員和志愿者為村里的900多名老人家制作了兩種核酸碼牌,并配備了可循環使用的核酸檢測卡套。方便他們隨身攜帶,到了核酸檢測點就可以進行檢測。“一牌兩用”滿足不同情況需求,贏得了群眾紛紛點贊。
為解決老年人核酸檢測“掃碼難”的問題,南沙區積極創新舉措,為轄區長者提供不一樣的“核酸神器”。除大崗鎮外,萬頃沙鎮摸清底數,提前為轄區60歲以上老人及其他特殊群體“私人訂制”核酸檢測碼,配備掛脖防水殼,由村干部送“碼”到人。
南沙區萬頃沙鎮紅港村是一個以水為生的漁村,村里的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白天只有60歲以上的老人獨自在家,他們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每次做核酸都要到村委求助工作人員。該村逐家逐戶收集信息,制表、打印、裁剪、塑封、裝卡,每張核酸卡都有兩面,一面是常規采樣的核酸碼,一面是大規模采樣的核酸碼。在最近進行的大規模核酸檢測中,紅港村每位老人的胸前都掛上了嶄新的“核酸卡”。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謝子亮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文明南沙、黃君志、簡曉潼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