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企業創新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就是數字化轉型。廣州如何促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廣州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數字化轉型要求,如何落實?2月22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生產服務業處處長黃東航告訴記者,為鼓勵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廣州最高將給予單個項目500萬元補貼。
“我們以工業互聯網為重要抓手,從供給端上打造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從需求端上落實‘上云上平臺’服務券獎補政策,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黃東航表示。目前,全市“上云”企業超過10萬家,“上云”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梯隊,規上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率達44%,廣州也成為全國首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予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
在傳統優勢產業上,廣州針對紡織服裝、箱包皮具、美妝日化、珠寶首飾、食品飲料五大產業搭建“1+2+N”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行業級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2021年,食品飲料集群平臺獲得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消費品行業新銳組二等獎,箱包皮具集群平臺獲全國工業APP信息消費大賽消費應用創新獎等等,目前五大集群平臺服務企業7500余家、連接設備1186臺、接入生態合作伙伴近50家。
“可以說,廣州在促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在全國前列。”記者了解到,2021年底,廣州出臺了《廣州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若干政策措施》,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量身打造”了15條措施,包括重點產業鏈數字化協同、傳統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產業園區網絡改造建設等,最高將給予單個項目500萬元補貼。
措施如何落實?黃東航強調四個“一”。一是“一鏈一策”推動重點產業鏈數字化協同,在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上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二是“一行一策”促進傳統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發展,推廣應用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從高標準“建起來”轉向高質量“用起來”,不斷擴大制造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和覆蓋范圍。
三是“一企一策”引導重點優勢企業智能化升級,推進“優勢產品+標桿工廠”發展模式,支持重點優勢企業進行設備更新以及數據集成、分析、應用。四是“一園一策”加強產業園區內外網絡建設,支持工業企業對工業現場“啞設備”進行網絡互聯能力改造,鼓勵產業園區、大型廠區、產業特色明顯的工業園區搭建與行業應用系統相結合的 5G 示范網絡。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