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開發迎新進展!廣州推進4個國家級海洋平臺建設

2022-02-22 17:52:10    來源:南方+客戶端    

2月22日,《廣州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期間,廣州海洋實驗室將持續推進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建設,助力海洋烴類能源綠色有序開采。

廣州海洋實驗室副主任周文能表示,“十三五”期間,天然氣水合物在南海的兩次成功試采,其產業化前景呈現曙光。國家對南海能源的安全高效開采技術研究提出了更急、更高的要求。開展冷泉環境生態系統研究對探測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及其安全開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十四五”期間,廣州海洋實驗室面向國家和廣東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南海核心科學問題與相關科技難題,將加快推進4個國家級海洋平臺建設。

第一個平臺,是整合全國優勢力量,發揮“集團軍”作戰優勢,聯合申報“南海島-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聚焦島礁建設科技保障,服務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目前已經完成建設方案申報,待科技部批復。

第二個平臺,是推進完成“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該中心已經于2021年10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下一步實驗室將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和產業政策,建設世界一流的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創新平臺,推動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產業化,引領全球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

第三個平臺,是推進“深海生態資源效應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面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有序開發與“雙碳”戰略目標實現等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聚焦“深海能源有序開發的‘零碳’路徑”,更好的服務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

第四個平臺,是“風暴潮生態環境安全研究裝置”,有效支撐南海開發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提升海洋災害預警預報水平。

“此外,實驗室將圍繞南海權益與安全、南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海洋生態與生物產業、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這五大方向,建設一系列實驗儀器平臺。”周文能提到,通過以上科研平臺和設施平臺建設,致力于深耕南海的優質科技力量,整合大灣區的南海創新資源,培育服務南海的智慧創新引擎,為南海大開發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保障。

記者李鵬程 實習生吳嘉麗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