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社會組織不斷滋生 防范意識需加強

2021-09-14 15:37:00    來源:北京商報    

又一批非法社會組織遭到取締,其中就包括“熟雞蛋返生”事件背后的“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在9月13日民政部公布的非法社會組織典型案例名單中,這家社會組織與“中國保健營養理事會”“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老房子俱樂部”等十家非法社會組織赫然在列。近期我國對非法社會組織的監管打擊力度在逐漸加大,專家提示,對于社會組織要小心甄別,提高警惕意識。

非法研究、收取會費遭取締

在十大案例中,人們對“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并不陌生,今年4月引發熱議的“熟雞蛋返生”事件當事人就與這一社會組織密切相關。

4月26日,一篇名為《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的論文在網上引發關注,論文聲稱,“運用超心理意識能量方法等”,可將熟雞蛋變成生雞蛋,最終孵化出小雞。論文作者郭萍、印大民自稱是“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成員,有較深的超心理學背景。

然而很快,今年6月,北京市民政局就依法對“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及其分支機構予以取締。經查,“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設立15個內設機構和“學術委員會”“青年科學家聯盟”等38個分支機構,在全國各地舉辦論壇,開展“北相十五大領域首席科學家”等評獎評選活動,該非法社會組織與境外組織共同出版多份刊物,圍繞反相對論等偽科學研究,發表違背科學常識的“研究成果”。2020年4月19日,該聯誼會還曾批準制造永動機、宇宙飛碟、蟲洞輸通機、意念照相機、心靈感應機等設備。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同武律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非法社會組織,是指未經民政部門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的組織,以及被撤銷登記后繼續以社會組織名義活動的組織,也包括籌備期間開展籌備以外活動的社會組織。

在民政部公布的案例中,非法社會組織不僅未經登記,而且大多巧立名目收取會費、注冊費,給一些入會企業造成壓力。

例如,“中國保健營養理事會”通過參與主辦“產業博覽會”“產業大會”等活動,向部分參會人員頒發培訓證書并收取費用;“全國職業院校融媒體聯盟”2019年以來,先后在天津、內蒙古、山東等地多次召開全國性會議并收取會務費;“上海老房子俱樂部”通過發展“會員”收取“會員費”和“注冊費”,還組織“會員”參加講課講座等活動并收取費用;“大國徽商企業家聯合會”誘導不明真相的企業負責人入會,并收取不同等級的“會費”,增加企業負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目前,這些非法社會組織已全部被依法取締。

監管趨嚴 防范意識需加強

目前,我國登記的社會組織已經超過90萬個,與此同時,非法社會組織也在不斷滋生。2018年,民政部依法處置了非法社會組織1.4萬余個,今年以來,我國相關部門對非法社會組織更是開展了打擊整治專項行動,1-8月,民政部已公布五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七批地方民政部門依法取締的部分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高同武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根據我國《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取締非法社會組織有嚴格的法律規定與程序,必須掌握足夠的線索和證據,然而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的問題,這些非法社會組織隱藏較深,活動隱蔽,相當一部分沒有固定場所,導致登記管理機關對各種非法社會組織掌握的情況不多、不深、不透,給民眾辨別非法社會組織帶來困難。

公眾應如何辨別非法社會組織,保障自身權益?高同武表示,首先是廣大公眾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于利益較大的事情要更加小心甄別,提高警惕意識;其次,合法正規的社會組織無論舉辦活動還是合作項目,都有規范的運作審批立項程序以及相對完善的法律機制和約束。因此,社會公眾在參加以社會組織名義舉辦的活動之前,可以通過“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中國社會組織動態”微信公眾號,或“國家社會組織法人庫”小程序查詢是否屬于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如果沒有查詢到,要多加小心,該組織肯定不是民政部門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發現此類組織開展活動的,民眾可以積極向當地民政部門舉報。只有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才能免于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