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東站候車大廳,不少年輕人都在低頭看手機
一部智能手機在手,中小學生幾乎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上網玩游戲。從《王者榮耀》到《吃雞》,手游比傳統網游更易成癮,學校和家長很難進行有效監管。而沉迷玩手機也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頸椎病、腱鞘炎等疾病患病率越來越低齡化,給“小低頭族”敲響了警鐘。
“手機病”有哪些? 長期用手機,視力手腕頸椎心理都會患病
在商場、超市或餐廳,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大人為了不受打擾,給孩子一部手機玩游戲。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家長嫌孩子調皮或吵鬧,將手機塞給孩子玩耍。殊不知,這些“無意之舉”很容易導致孩子視力、手腕、頸椎、心理等出現各種問題。
春節后,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循經推拿科醫師彭博鋒接診了好幾名六七歲的落枕小患者。據家長反饋,這很大程度與孩子在假期長時間坐姿不當地玩手機有關。
彭博鋒醫生表示,人體的頸椎有正常的生理曲度,如果生活中長期保持不良的姿勢,容易出現頸椎變直或后弓,從而引發很多頸椎問題。需要提醒的是,長期低頭玩手機,對小孩來說,可能會導致其記憶力差、駝背,且影響身體發育。對成年人來說,則會引起頸部肌肉的勞損,引發肩頸疼痛、記憶力減退,導致頸椎間盤突出等,影響生活和工作。
在南寧某事業單位工作的衛女士,每天的工作除了電腦就是手機。前段時間,她因為手腕疼痛難忍找醫生敷了幾次中藥才稍有緩解。
南寧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主任譚智懷介紹,這是因為長時間腕關節保持一個姿勢,拇指高頻度屈伸活動,導致腕關節疲勞而慢性損傷,正中神經受壓迫刺激,繼而出現疼痛、刺痛、燒灼感,拇指、食指、中指感覺遲鈍與麻木,屈腕或到夜間癥狀加重,疼痛嚴重時可能牽扯到臂肩部,這是腕管綜合征。
譚智懷說,青少年關節可塑性大,長期不良姿勢容易變形,經常高強度玩手機會導致第一掌骨與腕骨關系改變,甚至半脫位或者慢性勞損性關節炎,最終關節變形。拇指過度玩手機按鍵還會導致拇指屈肌狹窄性腱鞘炎、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另外,大量電子產品侵入以及不健康的用眼習慣等行為性因素,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眼人數激增的重要原因。
“手機病”咋緩解? 戒掉手機癮,管住手邁開腿多去戶外撒歡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人都知道長時間玩手機不好,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又無法徹底“甩掉”手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能做到“兩不誤”?又如何才能讓自控能力較差的孩子改變沉迷玩手機的壞習慣?
1.增加戶外活動分散注意力
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南寧心理醫院物質依賴科科長助理陶光遠醫生介紹,因孩子玩游戲上癮而求助的比較多,但帶來醫院治療的還比較少。
陶醫生認為,現在讓孩子完全不玩手游,已經很難做到,但限制玩游戲的時間是可行的。在孩子完成作業的空閑時間,家長應引導孩子做一些家務,或者參加體育鍛煉,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孩子是學生,純消費者,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家長應告訴孩子,珍惜父母的血汗錢,不要隨便拿父母的錢打賞或購買各種裝備。
“主要是健康地引導。對孩子玩手機,家長應提前預判到風險,規范游戲內容,拒絕不健康的手游。在游戲時長上進行限制,漸漸地把時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就像放風箏一樣,慢慢地把繩子拉緊,而不是一下子就扯緊,否則容易出現崩線的情況。”陶醫生提醒道。
此外,市民有問題還可以撥打南寧首條心理援助熱線3290001,傾訴心中的苦悶,同時還能免費得到心理咨詢師給予的解決方案。
2.每天保證戶外光照預防近視
主任醫師、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總裁兼視光與小兒眼科事業部總監、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表示,科學的近視防控顯得尤為重要。每天戶外光照至少2小時,一周戶外光照不少于10小時,能有效預防青少年近視,使近視發生率降低10%。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的同時,家長還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近視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
3.中西醫治療緩解手腕疼痛
南寧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黃芳副主任醫師提醒,手腕疼痛是腱鞘炎的癥狀之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西醫的治療一般是打封閉,但是打封閉用的藥對局部皮膚刺激比較大。如果病人不暈針,可考慮傳統的針灸治療,通過補益氣血調節經絡,達到止痛目的。
4.多動動脖子別長時間低頭
彭博鋒醫生表示,預防“手機脖”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動動脖子,并且不要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首先看手機的時候,盡量平視。其次不要讓脖子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每過半個小時就慢慢轉動脖子,起來伸伸懶腰,放松一下頸部,抬頭向遠方眺望,緩解頸部和眼睛疲勞。彭醫生提醒,“除了做眼保健操,大家還可以通過狀況做‘米’字操,讓眼睛和頸椎得到放松”。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