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絲瓜、辣椒、花菜、包菜,裝了整整一車。11月25日,湘潭縣楊嘉橋鎮司法所管理的社區矯正對象夏某與兒子一道,將剛剛采摘的1000余公斤蔬菜捐贈給湘潭縣看守所,他說,“經歷了教訓,也感受到政府的關懷,我要盡自己的能力回報社會。”
56歲的夏某,曾經是雨湖區某砂石場的股東。2020年,他成立了種養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蔬菜、水稻和湘蓮。2021年1月,他因虛假訴訟罪,被韶山市人民法院判處刑罰。
此時的夏某,身份成了一名社區矯正對象,剛剛起步的合作社面臨危機。矯正小組在分析評估中了解到,夏某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回鄉創辦合作社,確實有帶動當地群眾增收的效果。楊嘉橋司法所立足實際,決定對夏某開展創新幫扶。
夏某建設大棚發展反季節蔬菜基地,司法所聯系農技人員提供技術指導;夏某雇傭人員較多,司法所為他宣講勞動法,指導簽訂用工合同;夏某購買的農藥出現質量問題導致絲瓜絕收,司法所引導他通過調解、訴訟維權……給夏某最大的幫助,是司法所實行人性化管理,靈活運用監督管理措施。他的蔬菜主要銷往長株潭,按照規定,社矯對象出縣需要審批,而銷售市場瞬息萬變,逐次審批會錯失商機造成損失。為此,司法所報請縣社矯局會商,給予了夏某半年期限的跨市縣活動許可。
在司法行政部門幫助下,夏某的種養專業合作社擴大到700多畝,長期聘請當地村民18人,農忙時多達50多人。夏某表示將進一步發展蔬菜深加工,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增收致富。
就業穩定是社區矯正對象能安心接受監督管理、教育改造的重要保障,對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楊嘉橋司法所所長夏光明介紹,他們一方面嚴格落實社矯措施,防止脫管漏管;另一方面,注重矯治效果,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靈活把握,“夏某這次主動捐贈,回報社會的行為,是對我們社區矯正工作的肯定。”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